廣生堂股價突破40元:創(chuàng)新藥東風來了,“業(yè)績反轉”也不遠了?
最近,廣生堂也享受到一波“牛市”利好。 6月16日,廣生堂盤中觸及漲停,收漲13.12%,報38.53元/股,市值達61.37億元。6月17日收盤,廣生堂股價上漲11.63%,報43.01元/股,市值達68.5億元
國藥和華潤,快把血制品公司買光了
文源 | 源媒匯 作者 | 胡青木 編輯 | 蘇淮 血液制品行業(yè),格局再度生變。 在停牌兩天之后,派林生物6月9日發(fā)布公告稱,原實際控制人共青城勝幫英豪投資合伙企業(yè)(下稱“勝幫英豪”),擬將其所持公司21.03%的股份全部出售給中國生物
20億美金大單品摔了一跤
在開創(chuàng)了Bcl-2抑制劑新時代,全球銷售額超過20億美金之后,維奈克拉摔了一跤。 6月16日,羅氏/艾伯維宣布,BCL-2抑制劑維奈克拉在一項三期臨床試驗(VERONA)中未能改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HR-MDS)患者的總生存期(OS)
聚焦AI+藥物研發(fā),阿斯利康“重倉”中國
中國分子又出海了。 6月13日,阿斯利康宣布,與石藥集團達成合作。雙方將利用石藥集團的AI引擎雙輪驅動的高效藥物發(fā)現(xiàn)平臺,開發(fā)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選藥物,首付款1.1億美元,合作總額最高達53.3億美元
諾和諾德再掀波瀾:8.12億美元押注口服新藥,劍指下一代減肥療法!
隨著全球肥胖治療市場競爭加劇,諾和諾德正通過多項合作強化其領導地位,尤其在口服藥物領域。 最新動態(tài)顯示,諾和諾德宣布與Deep Apple Therapeutics達成8.12億美元合作協(xié)議,共同開發(fā)針對肥胖及心血管代謝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藥物
250美元的代價:諾和諾德減肥神藥提前痛失專利保護
近日,仿制藥企業(yè)山德士(Sandoz)CEO 理查德·塞納(Richard Saynor)的訪談透露了行業(yè)殘酷真相:"大型藥企往往搞不好仿制藥業(yè)務,因為我們的核心思維是——當'專利破壞者'
國產創(chuàng)新藥迎來密集收獲期,這些藥企值得關注!
日前,國家藥監(jiān)局就《關于優(yōu)化創(chuàng)新藥臨床試驗審評審批有關事項的公告(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藥物臨床試驗申請審評審批30日通道相關事項,符合要求的創(chuàng)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審評審批時限,有望由60個工作日縮短為30個工作日
康寧杰瑞“涅槃新生”?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創(chuàng)新藥從來不缺逆風翻盤的故事,曾經的“雙抗之星”康寧杰瑞似乎正在上演這樣的劇本。 我們將時間拉回到2024年5月,繼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失利后,康寧杰瑞核心雙抗KN046在胰腺癌的III期臨床中再度受挫
單細胞分析、人工智能與腫瘤免疫組學
-01- 引言 免疫療法的巨大進展改變了目前癌癥治療的模式,然而,鑒于只有少數患者對免疫檢查點阻斷和其他免疫治療策略有響應,因此需要更多新技術來破譯腫瘤細胞與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TME)成分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
腫瘤細菌免疫治療的研究現(xiàn)狀和未來方向
-01- 引言 近年來,利用藥物重新激活或增強免疫監(jiān)測的免疫治療成為一種新的、有希望的癌癥治療策略。2011年,CTLA-4的阻斷性抗體ipilimumab被批準用于晚期黑色素瘤,開創(chuàng)了免疫治療的新時代
了解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
-01- 引言 骨髓來源抑制細胞(MDSCs)是病理激活的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具有較強的免疫抑制活性。它們與許多病理條件下的免疫反應調節(jié)有關,與癌癥的不良臨床結果密切相關。MDSCs與典型的中性
更忙碌的社交生活會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極早期征兆嗎?
一項新研究顛覆了“社交孤立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傳統(tǒng)認知,研究發(fā)現(xiàn)該疾病可能反而使他們(至少在早期階段)變得更善于社交而非更孤僻。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6月16日 許多專家認為,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
禮來擬13億美元收購Verve Therapeutics
據外媒6月17日報道,禮來(Eli Lilly)正就收購基因編輯初創(chuàng)公司Verve Therapeutics(納斯達克代碼:VERV)展開深入談判,交易總額最高或達13億美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
創(chuàng)新藥審批時限迎來提速
重塑醫(yī)藥創(chuàng)新格局 作者 | 勝馬財經 許可 編輯 | 歐陽文 從排隊14個月到30天極速審批,中國創(chuàng)新藥企終于迎來研發(fā)效率的歷史性跨越。 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近日發(fā)布《關于優(yōu)化創(chuàng)新藥臨床試驗
南京正大天晴又有首仿:這一次,攻入超20億元國產原研藥腹地
“首仿之王”有新戰(zhàn)績了。 日前CDE官網顯示,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正大天晴”)提交的4類仿制化藥西達本胺片上市申請獲受理,若順利獲批,南京正大天晴將成為國內首家實現(xiàn)西達本胺片仿制上市的藥企
從大單品到自研mRNA平臺,云頂新耀的確定性與成長性
創(chuàng)新藥物的行情是否已到達頂峰?在連續(xù)暴漲之際,市場開始出現(xiàn)謹慎的聲音。 對于這一問題,可能沒有統(tǒng)一答案,關鍵在于如何看待中國創(chuàng)新藥物的發(fā)展。如果從長期角度來看,這必然只是一個起點。 原因不難理解。當前的繁榮,是多家實力藥企多年積累后的集中爆發(fā),其持久性注定會超出市場預期
和鉑醫(yī)藥打響“專利保衛(wèi)戰(zhàn)”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曼斯菲爾德曾給出這樣一條論斷:如果沒有專利保護,60%的新藥不會被發(fā)明出來。這句話準確歸納出,現(xiàn)代醫(yī)藥體系建立在專利壁壘之上的行業(yè)本質
BioNTech的最大“謎團”
吃盡新冠疫苗紅利之后的BioNTech,靠著腫瘤布局和中國管線,一舉逆襲成為mRNA新王。 憑借來自中國的PD-L1/VEGF雙抗BNT327,BioNTech更是與百時美施貴寶(BMS)達成超百億美元的合作
資訊訂閱
-
高性價比國密安全芯片LKT4202UGM
2025-07-16
-
醫(yī)療耗材領域LCS4110R加密芯片應用
2025-06-13
-
凌科芯安LKT4305GM 打造安全物聯(lián)網
2025-05-16
-
核爆級逆襲!揭秘一次性耗材企業(yè)如何在國家集采絞殺中絕地翻盤
2025-04-16
-
新藥研發(fā)的奇跡降臨!三大力量神秘合體
2025-04-16
-
「深眠計劃」-年輕世代日間深度睡眠服務連鎖機構商業(yè)計劃書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