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藥法匹拉韋獲批上市
在對新冠肺炎的治療上,這是目前第一個被科技部公開推廣的藥物。
隨著臨床試驗和研究的推進,在層層篩選之后,科研組重點“攻關”的少數(shù)幾種藥品已經逐步傳來利好消息。
剛剛,在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新聞發(fā)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專家組經過認真細致地研討,最后達成一致意見,認為磷酸氯喹治療新冠肺炎具有療效。
目前,基于臨床救治的迫切需求,專家一致推薦應該盡快將磷酸氯喹納入到新一版診療指南,擴大臨床使用范圍。簡單來說,它將很快大規(guī)模應用到這一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這也是目前第一個被科技部公開推廣的藥物。
磷酸氯喹,老藥新用
與瑞德西韋、法匹拉韋等類似,磷酸氯喹也是科研組重點關注的幾種藥品之一。不過不同于前兩者,磷酸氯喹是個上市多年的老藥。
據悉,磷酸氯喹對瘧原蟲紅細胞內期裂殖體起作用,系干擾了瘧原蟲裂殖體DNA的復制與轉錄過程或阻礙了其內吞作用,從而使蟲體由于缺乏氨基酸而死亡,因此它是一味有效的抗瘧藥。
孫燕榮介紹,“磷酸氯喹已經在臨床上用了七十多年。既往的研究已經非常明確地提示它不僅僅有抗瘧的作用,還具有廣譜的抗病毒作用,另外,還具有非常好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
因此,考慮到藥物的安全性,專家團隊在北京、廣東、湖南等十多家醫(yī)院,累計入組患者超過100例,聯(lián)合開展了關于磷酸氯喹對于新冠肺炎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的評估。
“經過對比觀察,我們在臨床上看到了療效,通過無論是重癥化率、退熱現(xiàn)象,還是肺部影像好轉的時間、病毒核酸的轉陰時間和轉陰率、縮短病程,這一系列指標進行系統(tǒng)、綜合的研判,可以明確地和大家講,用藥組優(yōu)于對照組。”
孫燕榮舉例說,北京一位病人54歲,發(fā)病第四天住進醫(yī)院,成功進入磷酸氯喹的試驗中。服藥一周后,患者核酸轉陰,所有指標全部向好,達到了解除隔離和出院的標準。
另外,在藥物的安全性方面,在一百余例用藥患者當中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和藥物相關的明確嚴重不良反應。
治療新冠肺炎其他有效途徑:法匹拉韋、痊愈患者血漿
除了磷酸氯喹,其他藥物和治療方案也在有序推進中。
法匹拉韋
作為對新冠肺炎具有潛在療效的藥物之一,法匹拉韋已經于2月15日正式獲得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上市,這是疫情期間全國第一個批準上市的新藥。
據悉,它是治療流感的境外上市藥物,目前在深圳開展臨床試驗,入組患者達到70例(包括對照組),在治療后第3到4天,用藥組的病毒核酸轉陰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可以說試驗效果初步顯示了該藥有較明顯的療效和較低的不良反應,而它的獲批上市也將有利于接下來的治療推進。該藥物已于2月16日在海正藥業(yè)正式投產。
瑞德西韋
此外,備受關注的瑞德西韋也在臨床經驗過程中,它是一種由國外公司吉利德研制、用于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藥物,目前在國外的臨床試驗還沒有全部做完。
我國科學家開展的體外實驗顯示,瑞德西韋具有對新冠病毒較好的抑制作用和安全性。該藥在美國也實現(xiàn)了對一位患者的成功治療。目前,武漢推動了十余家醫(yī)療機構開展臨床研究,已入組重癥患者168例,輕型、普通型患者17例,臨床試驗結果尚未公布。
肺炎1號方
另外,近期廣東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官網顯示,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申報的透解祛瘟顆粒(曾用名“肺炎1號方”)顆粒,具有改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癥)臨床癥狀和可能減少重型肺炎發(fā)生趨勢的療效,同意其按照廣東省醫(yī)療機構傳統(tǒng)中藥制劑提出備案申請,并納入應急審批程序準予附條件備案批準,該藥將用于廣東30家定點救治醫(yī)院。
據悉,從應急立項到啟動量產,“肺炎1號方”僅用了不到一周時間。然而作為中成藥,目前其療效仍然受到質疑。
痊愈患者的血漿
當然除了備受關注的幾種藥物,痊愈患者的血漿也是一味特殊的“藥物”。
2月11日,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呼吁,“目前,治療新冠肺炎仍沒有特效藥物,希望痊愈患者能夠捐獻血漿,幫助一下那些危重的病人!彼赋,痊愈患者的血漿對現(xiàn)癥患者有治療作用,尤其是用于搶救重癥和危重癥的新冠肺炎病人。
對于這一治療方案,業(yè)內人士表示其不失為一種辦法,“人體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后,會產生特異性的保護性抗體,如果把血漿當中的這種抗體分離出來,采用生物工程克隆技術批量生產,再回輸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將會使感染者對病毒產生特異性免疫,從而使患者清除體內病毒的能力大大增強,最終戰(zhàn)勝疾病。”
不過值得指出的是,這個抗體的提取、生產到臨床應用需要一個過程,該辦法看似簡單有效,但在實際操作中的工作量和困難程度都是巨大的。因此,目前我們還是將希望更多寄托在藥物上。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10 GSK膨脹的ADC野望
- 1 2025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替代提速,這些賽道值得關注!
- 2 多數(shù)人錯估了關稅將對中國醫(yī)藥產業(yè)的影響
- 3 一季度醫(y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報告:前十大出口市場在哪?
- 4 認購火爆,映恩生物打響18A IPO重啟信號槍
- 5 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機遇、挑戰(zhàn)與未來展望
- 6 核藥賽道解碼:高壁壘、國產替代與千億市場卡位
- 7 創(chuàng)新藥是避風港,更是發(fā)射臺!
- 8 第一醫(yī)藥扣非凈利潤僅687.40萬元:上海“隱形土豪”要再沉淀沉淀
- 9 隱匿的醫(yī)療大佬,10年干出千億級公司
- 10 外骨骼機器人,誰是盈利最強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