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OpenAI要掀翻 Chrome,從 “不復制粘貼” 開始

2025-10-22 14:36
山自
關(guān)注

打開瀏覽器看課程 PPT,又要切到 ChatGPT 問問題;整理上周看的招聘信息,得翻遍歷史記錄再復制到對話框里;想給晚餐派對訂餐廳,得自己搜評價、填信息 —— 過去用瀏覽器和 AI 的 “割裂感”,可能要被 ChatGPT Atlas 終結(jié)了。

2025 年 10 月 21 日,OpenAI 扔出了一顆重磅炸彈:以 ChatGPT 為核心的原生瀏覽器 Atlas。它不是在 Chrome 上加個 AI 插件,也不是給 ChatGPT 加個網(wǎng)頁瀏覽按鈕,而是把 “聊天機器人” 和 “瀏覽器” 揉成了一個整體。這種 “反常規(guī)” 的設計,或許正戳中了當下 AI 與工具結(jié)合的最大痛點 ——上下文永遠在斷裂。

Atlas 的三個 “反常識” 設計:不是加功能,是重構(gòu)邏輯

大多數(shù)瀏覽器加 AI,都是 “補丁式” 的:比如 Chrome 加個 Gemini 側(cè)邊欄,Perplexity Comet 加個答案匯總。但 Atlas 的思路完全不同 —— 它要讓 ChatGPT 成為瀏覽器的 “操作系統(tǒng)”,而不是 “附加功能”。

1. 側(cè)邊欄 + 光標聊天:消滅 “復制粘貼” 這個動作

“以前看 PPT 要截圖發(fā)給 ChatGPT,現(xiàn)在它直接知道我在看什么。” 這是早期測試者、大學生 Yogya Kalra 的反饋。Atlas 的核心改變,是把 ChatGPT 的對話窗口和網(wǎng)頁內(nèi)容 “綁死”:打開任何頁面,側(cè)邊欄的 ChatGPT 都會自動抓取當前內(nèi)容上下文,不用你手動復制文本、上傳圖片或粘貼鏈接。

更細的是 “光標聊天” 功能 —— 選中文檔里的一句話,點個按鈕就能讓 ChatGPT 直接修改或解讀。比如郵件里寫得繞的句子,選了就能讓 AI 理順;網(wǎng)頁里的陌生術(shù)語,劃一下就有解釋。這種 “即點即交互”,把過去 “切換窗口 - 傳遞信息 - 等待回復” 的三步流程,壓縮成了一步。

2. 瀏覽器記憶:從 “記不住” 到 “主動幫你連起來”

普通瀏覽器的歷史記錄,只是一串冰冷的 URL;但 Atlas 的 “瀏覽器記憶”,是 ChatGPT 能讀懂的 “上下文庫”。你可以問它:“把上周看的所有招聘信息整理成行業(yè)趨勢表,幫我準備面試”—— 它會自動關(guān)聯(lián)你瀏覽過的職位頁面,不用你手動篩選。

OpenAI 顯然也知道隱私是個雷區(qū):這個功能默認可選,所有記憶都能在設置里查看、歸檔,刪除瀏覽歷史就會同步刪除相關(guān)記憶。但問題在于,當瀏覽器開始 “記住” 你的工作、購物甚至閱讀習慣,它到底是 “超級助理” 還是 “貼身監(jiān)控”?這道線,得用戶自己劃。

3. 代理模式:從 “幫你想” 到 “幫你做”,但只給付費用戶

Atlas 最 “野心勃勃” 的功能,是 “代理模式”—— 你讓它訂餐廳,它會自己打開預訂網(wǎng)站、篩選評分、填好你的時間偏好;你讓它整理競品報告,它會自動打開幾家公司的官網(wǎng)、下載財報摘要。但這個功能有兩個限制:目前只對 Plus、Pro 和 Business 用戶開放,且 OpenAI 承認 “復雜任務還會出錯”。

TechCrunch 的測試顯示,代理模式處理 “添加購物車”“匯總新聞” 這類簡單任務沒問題,但遇到 “跨網(wǎng)站對比航班 + 同步日歷” 這種復雜流程,就容易卡在登錄環(huán)節(jié)或漏填信息。這也暴露了 AI 瀏覽器的共性問題:能 “代勞” 的前提,是網(wǎng)站愿意讓 AI “讀懂” 自己的頁面——OpenAI 已經(jīng)呼吁開發(fā)者給網(wǎng)站加 ARIA 標簽,不然代理模式就是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AI 瀏覽器混戰(zhàn):OpenAI 的牌,對手的局

Atlas 不是第一個吃 AI 瀏覽器螃蟹的。早在 2024 年夏天,Perplexity 就推出了 Comet 瀏覽器,主打 “直接給答案不堆鏈接”;Google 也在 2025 年 9 月宣布要把 Gemini 深度嵌入 Chrome,號稱能幫用戶 “自動訂咖啡、約醫(yī)生”。但 OpenAI 一進場,就把這場戰(zhàn)爭的邏輯改了。

對手的優(yōu)勢:要么快,要么穩(wěn)

Perplexity Comet 的核心是 “answer engine”—— 你搜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它不會給你 10 個鏈接,而是直接生成匯總報告,還能掃描你的開放標簽頁做總結(jié)。這種 “快準狠” 的風格,吸引了一批嫌 Google 搜索 “太繁瑣” 的用戶。

而 Chrome 的護城河,從來不是功能多,而是 “生態(tài)慣性”。30 億用戶的 bookmarks、密碼、插件生態(tài),不是靠一個 AI 功能就能撬動的。Google 給 Chrome 加 Gemini,打的是 “無縫銜接” 牌 —— 比如你在 Chrome 里看郵件,Gemini 能直接幫你生成日程,不用跳轉(zhuǎn)其他 APP。

OpenAI 的牌:不是 “瀏覽器”,是 “ChatGPT 生態(tài)入口”

Atlas 的真正優(yōu)勢,不是比 Comet 更會匯總答案,也不是比 Chrome 功能更多,而是它背靠 ChatGPT 的 “記憶生態(tài)”。你在 Atlas 里聊過的內(nèi)容、瀏覽過的頁面,能直接關(guān)聯(lián)到你過去的 ChatGPT 對話 —— 比如你上個月跟 ChatGPT 聊過 “如何寫產(chǎn)品經(jīng)理簡歷”,現(xiàn)在用 Atlas 看招聘要求,它會自動提醒你 “這里要突出你的項目經(jīng)驗”。

這種 “跨場景記憶”,是其他瀏覽器沒有的。Comet 的答案再快,也是 “一次性的”;Chrome 的 Gemini 再無縫,也跳不出瀏覽器的邊界。但 Atlas 要做的,是讓瀏覽器成為 ChatGPT “超級助理” 的一部分 —— 你用它瀏覽、聊天、做事,所有數(shù)據(jù)都在一個生態(tài)里流轉(zhuǎn)。

Atlas 能改寫瀏覽器規(guī)則嗎?

盡管 OpenAI 把 Atlas 吹得很玄,但要掀翻 Chrome 的桌子,還有三道坎要跨。

1. 跨平臺滯后:錯過 “第一波用戶習慣培養(yǎng)”

目前 Atlas 只支持 macOS,Windows、iOS 和 Android 要 “稍后推出”。而瀏覽器的用戶粘性,很大程度上來自 “多設備同步”—— 你在電腦上用 Atlas,手機卻還得用 Chrome,這種割裂感會勸退不少用戶。等 Atlas 鋪滿全平臺時,可能已有一批用戶習慣了 Comet 或 Chrome Gemini。

2. 隱私是把雙刃劍:“記憶” 越好用,顧慮越多

雖然 Atlas 允許用戶控制 “瀏覽器記憶”,但當 AI 開始關(guān)聯(lián)你瀏覽過的醫(yī)療頁面、金融網(wǎng)站時,數(shù)據(jù)安全的隱憂會被放大。OpenAI 說 “不會用瀏覽內(nèi)容訓練模型”,但用戶是否相信?尤其是企業(yè)用戶,會不會因為擔心數(shù)據(jù)泄露,拒絕用 Atlas 處理工作內(nèi)容?

3. 代理模式的 “天花板”:取決于開發(fā)者是否買賬

Atlas 的代理模式要想好用,需要網(wǎng)站開發(fā)者配合添加 ARIA 標簽 —— 不然 AI 讀不懂頁面按鈕、表單的含義,根本沒法 “代勞”。如果開發(fā)者不買賬(比如電商平臺擔心 AI 影響轉(zhuǎn)化率,金融網(wǎng)站擔心安全風險),代理模式就只能處理簡單任務,成不了 “殺手級功能”。

瀏覽器的 “AI 原生” 時代,才剛剛開始

Atlas 的發(fā)布,與其說是 OpenAI 向 Chrome 宣戰(zhàn),不如說是它在 “重新定義瀏覽器”—— 過去瀏覽器是 “打開網(wǎng)頁的工具”,現(xiàn)在 Atlas 想讓它變成 “幫你完成任務的助理”。這種轉(zhuǎn)變,和 2007 年 iPhone 重新定義手機、2010 年 Chrome 重新定義瀏覽器一樣,可能開啟一個新的周期。

但最終決定 Atlas 成敗的,不是它的 AI 多聰明,而是它能否解決 “用戶真正的懶”:不用記 URL、不用復制粘貼、不用在多個 APP 間跳轉(zhuǎn)。至于能不能打敗 Chrome,現(xiàn)在下結(jié)論還太早 —— 畢竟,用戶換掉用了十年的瀏覽器,比換掉手機還難。

接下來的半年,值得關(guān)注三個點:Windows 和移動端版本的體驗、開發(fā)者對 ARIA 標簽的接受度,以及 Google 會不會加速給 Chrome 加更激進的 AI 功能。畢竟,AI 瀏覽器的戰(zhàn)爭,才剛敲下第一聲鼓。

       原文標題 : OpenAI要掀翻 Chrome,從 “不復制粘貼” 開始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guān)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wǎng)
    獲取更多精彩內(nèi)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