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英特爾“未來智能邊緣計算論壇”在京舉辦

2020-09-18 11:08
來源: 英特爾

在2020中關村論壇期間,英特爾中國舉辦了“未來智能邊緣計算論壇”,來自英特爾的多位高管和技術專家、產業(yè)界專業(yè)人士以及學術界科研大咖共聚一堂,分享了有關智能邊緣計算技術的最新研究、技術進展和產業(yè)應用,揭示智能邊緣重大機遇,助推產業(yè)智能變革。

2020年,挑戰(zhàn)前所未有,產業(yè)新格局也見端倪。疫情加速了整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遠程辦公、在線醫(yī)療、在線教育等智能應用井噴式發(fā)展,對智能的需求前所未有。與此同時,各個行業(yè)都在加快數字化轉型,把握數字經濟的發(fā)展大趨勢、推動“新基建”,已成為產業(yè)界的共識。中國穩(wěn)步推進5G網絡商用部署,5G與AI的乘法效應釋放,智能邊緣計算快速崛起,將迎來大量數據應用的場景。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將增長至270億個,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1000億臺,全球數據總量預計2025年將達到163個ZB,而未來超過70%的數據和應用將在邊緣產生和處理1。

在這一趨勢下,各行各業(yè)應加快智能邊緣技術部署,推進應用落地,釋放數據潛能,然而邊緣計算需求復雜,應用多樣,挑戰(zhàn)不可避免。英特爾舉辦此次“未來智能邊緣計算”論壇,就是希望能促進產業(yè)交流,加速開放合作,推動應用落地,共同把握智能邊緣帶來的重大機遇。

“英特爾為智能邊緣發(fā)展構建技術基石,通過產學研合作以及堅持探索和實效的平衡,既立足當前又布局未來,以產業(yè)前瞻,帶動智能邊緣技術應用突破,助推產業(yè)智能變革,”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表示!霸谟⑻貭柨磥恚悄苓吘、AI和5G是真正實現數據價值的關鍵技術轉折點,它們加速突破和融合,成為智能世界的新型基礎設施,驅動各行各業(yè)新一輪的智能創(chuàng)新。”

攜手產學研,共同推進智能邊緣快速發(fā)展

邊緣計算是巨大的機遇。推動智能邊緣快速發(fā)展,需要產業(yè)界的協同。英特爾一直和中國的產業(yè)合作伙伴一起,同時與大學的研究機構一起,以產學研合力共同推進智能邊緣的快速發(fā)展。

以機器人領域為例,作為智能邊緣計算的典型用例,英特爾一直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推動機器人產業(yè)的發(fā)展,推進基于5G的云邊端一體化部署,機器人更加智能化,自主感知和決策能力增強。

在今天的論壇上,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宣布和全球頂尖的學術機構一起,聯合舉辦為期三年的全球機器人學習室內挑戰(zhàn)賽,旨在推進服務機器人自學習能力技術的切實突破,推動行業(yè)應用落地。同時,為機器人公司搭建技術交流平臺、加速市場部署的英特爾“機器人創(chuàng)新生態(tài)”也宣布將全面升級,并對15家優(yōu)質合作伙伴進行表彰。

全面綜合的技術實力,為智能邊緣開創(chuàng)新未來

英特爾一直致力于構建技術基石,引領計算創(chuàng)新,以先進技術驅動未來創(chuàng)新。面向智能邊緣計算,英特爾以制程和封裝、XPU架構、內存和存儲、互連、安全、軟件六大技術支柱,為智能邊緣計算奠定堅實基石,同時也以全尺度的存儲和互連技術推進云邊端的融合,貫穿數據計算、傳輸、存儲全周期。

在提升算力方面,英特爾XPU異構整合和oneAPI實現軟硬協同。XPU可包含多種不同架構,包括在CPU、GPU、加速器和FPGA中部署的標量、矢量、矩陣和空間混合架構組合。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最新發(fā)布的Xe GPU架構產品組合可帶來計算性能的高效提升。oneAPI則是通過一套軟件接口、一套功能庫為開發(fā)者提供不同架構上編程的便利性,同時已經開發(fā)過的程序在架構演進過程中不需要重新開發(fā),從而輕易地遷移到未來的架構上。

傳輸方面,英特爾提供了以太網、硅光子為代表的一系列技術,大幅提升數據傳輸能力;存儲方面,英特爾獨具代表性的傲騰技術,突破內存和存儲瓶頸,極大地提升了數據、存儲和內存的可用性、經濟性和靈活性。英特爾為智能邊緣提供的軟硬融合技術實力,為云邊端技術融合打下堅實的基礎,引領智能邊緣的進一步發(fā)展。

與此同時,英特爾也著眼于前沿技術推動智能邊緣計算的發(fā)展,其中就包括對神經擬態(tài)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探索。神經擬態(tài)計算通過模擬人腦神經元的構造和神經元之間互聯的機制,能在低功耗以及少量數據的條件下持續(xù)自學習,對于解決目前機器人對環(huán)境自學習自適應的挑戰(zhàn),是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目前英特爾在神經擬態(tài)計算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最新的Loihi芯片已經擁有嗅覺,可以在少量訓練數據的條件下識別10種有毒氣味。

英特爾將繼續(xù)踐行自己的宏旨:創(chuàng)造改變世界的技術,造福地球上每一個人,通過先進的軟硬融合的技術,實現探索與實效的平衡,同時和生態(tài)合作伙伴一起推動智能邊緣計算的發(fā)展,為更加智能的邊緣計算帶來曙光。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