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zhèn)髦嗅t(yī)藥,要被日本掏空?
01
日本搶中藥藥方,美國搶針灸,韓國搶中藥文化。
全球資本圍獵咱們的中藥產業(yè),是真的么?
最近,有著115年歷史的中藥企業(yè)紫光辰濟,被日本藥企2.5億收購的消息沖上了熱搜。
不少人擔心,外國資本又要來搶占我們的文化瑰寶了。畢竟,紫光辰濟手里可有著158個國藥準字號產品呢。而且,這已經不是津村藥業(yè)第一次收購咱們的中藥企業(yè)了。
2021年4月,它還收購了另一家中藥龍頭:天津盛石百草中藥科技公司。
從2001年進軍中國市場以來,除了合資、兼并中藥企業(yè)外,它還在中國建了大量藥材種植基地。
目前,國內200多家GAP藥材種植基地,津村一個外企,獨占三分之一,達到驚人的70多個。
你以為這就完了?除了藥企、藥材,日本早早就盯上了咱們的中醫(yī)古方。
數據顯示,日韓兩國占據了中藥市場70%的國際專利,而中國卻只有0.3%!
最離譜的是,他們搶注的900多個藥方,幾乎都來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別看日本漢方藥在中國好像默默無聞的,在國際市場上勢頭卻非常兇猛。
據世衛(wèi)組織的統(tǒng)計,國際中藥年銷售額約160億美元。其中日本占80%,韓國10%,中國(出口額)只有3%。
像片仔癀等國內響當當的中藥,外國人根本不買賬。
中國出口的大部分是賣不上價的中藥材提取物。中成藥出口里面,最能打的居然是清涼油。
簡直是奇恥大辱。
02
其實中醫(yī)現在在全球是遍地開花。
針灸、拔罐、刮痧三大“東方秘術”征服了一票外國人。
在美國,大約有8000家中醫(yī)診所,很多大學還設有中醫(yī)專業(yè);在英國,中醫(yī)診所超過3000家。針灸成了英國人風濕病的救星;在德國,每年接受中醫(yī)治療的人數超過200萬。
疫情期間,各種中藥賣到脫銷。各國爭著搶著想要我們的藥方。
那為什么,中國在國際中藥市場上基本處于產業(yè)鏈最底端,出口艱難,毫無話語權呢?
第一,我們內部就缺乏足夠的文化自信。
到現在,還有很多國人對中醫(yī)藥充滿偏見。把不科學,騙子掛在嘴邊。
當我們瘋狂內耗的時候。日韓則趁機瘋狂收割全球中醫(yī)藥市場,搶注我們的專利,藥方。
第二,產業(yè)集中度低,競爭力不足。
別看云南白藥、同仁堂等中藥企業(yè)實力不俗,但80%以上產值還集中在中小微企業(yè)手中。
這些中小藥企,怎么可能卷得過日韓的中藥巨頭?
第三,跟國際標準脫軌。
國際上,對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量、微生物和抗生素指標都有著嚴格的標準。
咱們因為缺乏標準,基本都過不了人家的注冊門檻和入藥標準。
迄今為止,中成藥都沒有以藥品身份正式進入國際市場,也沒有在國際完成注冊,大部分都是以保健品自居。
至于那些連專利都被搶注的中藥,就更別想著出口了。
03
那日本漢方藥為什么能在國際市場全面逆襲,甚至碾壓我們的中藥呢?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一度封殺中醫(yī)。
1976年,日本政府把漢方藥納入醫(yī)療保險。使用漢方藥,個人只需要承擔10%—30%的費用。漢方藥迎來大爆發(fā)。
如今,日本有約200家漢方藥廠,2000多種漢方制劑。
以膏藥為例,日本帝國制藥生產的藥膏,產量居世界第1。每年出口12億貼,連起來可以繞地球4圈。
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外,我認為有兩點非常重要,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日本藥企非常重視創(chuàng)新。
日本三大漢方藥生產企業(yè)(三共、津村、鐘紡),每年的研發(fā)銷售占比都在10%以上。而中國普遍不足3%。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他們還做了大量的制劑創(chuàng)新。比如顆粒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等。
為了最大限度保留藥效,他們還開發(fā)出了溫浸提取、減壓濃縮、噴霧干燥、真空冷凍干燥等一系列現代技術和設備。
第二,嚴苛的質量控制和標準化建設。
他們最成功也是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使用現代化技術和理念,對中醫(yī)藥產業(yè)進行重塑。用現代醫(yī)學標準,對中醫(yī)藥療效,進行更科學和客觀的驗證。
從藥材種植、微生物和農藥殘留檢查到成分分析,日本都有嚴格的規(guī)范和標準。
標準化后的漢方藥,不會與歐美標準發(fā)生沖突,很容易被國際市場所接受。
據說日本醫(yī)學權威大塚敬節(jié)晚年曾留下一句叮囑:“現在我們向中國學習中醫(yī),10年后讓中國向我們學習。”
這話扎心,但卻值得我們警惕與深思。
THE END
原文標題 : 祖?zhèn)髦嗅t(yī)藥,要被日本掏空?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