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細胞免疫組庫VDJ分析
免疫學:
免疫學功能:免疫就是識別自我和非我,保持自我穩(wěn)態(tài)的一門學問。自我的復雜度遠遠小于非我。
VDJ含義:
V:variable 可變區(qū)
D:diversity 多樣性
J:joining 交聯區(qū)
免疫組庫(Immune Repertoire,IR)是指在任何指定時間,某個個體的循環(huán)系統中所有功能多樣性B細胞和T細胞的總和。免疫組庫測序(Immune Repertoire sequencing(IR-SEQ))是以 T/B 淋巴細胞為研究目標,以多重PCR或5’RACE技術目的擴增決定B細胞受體(BCR)或T細胞受體(TCR)多樣性的互補決定區(qū)(CDR區(qū)),再結合高通量測序技術,全面評估免疫系統的多樣性,深入挖掘免疫組庫與疾病的關系。
多樣性的互補決定區(qū)(CDR區(qū)):
互補決定區(qū)是VL與VH均有3個HVR,它們共同組成Ig的抗原結合部位(antigen-binding site)。該部位因在空間結構上可與抗原決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補,故超變區(qū)又稱互補性決定區(qū)(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整個抗體分子可分為恒定區(qū)和可變區(qū)兩部分。在可變區(qū)內有一小部分氨基酸殘基變化特別強烈,這些氨基酸的殘基組成和排列順序更易發(fā)生變異區(qū)域稱高變區(qū)。在L鏈、H鏈的V區(qū)中有三個高變區(qū)(hypervariable regions,HVR),該部位因在空間結構上可與抗原決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補,故高變區(qū)又稱互補性決定區(qū)。
TCR和BCR結構
VDJ多樣性機制:
重排過程選擇的片段是隨機的, 隨機重排的結果可以產生種免疫球蛋白分子。其次, 淋巴細胞在成熟后還會發(fā)生體細胞突變, 又極大的增加了抗體的多樣性. 綜合來看, H鏈和L鏈可能的組合數預計可達以上。小鼠每天生成的淋巴細胞為個,可見動物一生中還不可能使全部可能產生的基因組合得到表達。
基因重排發(fā)生在B細胞成熟前,體細胞高頻突變發(fā)生在B細胞成熟后。B細胞從干細胞發(fā)育成成熟的B細胞之前,要經歷重鏈的VDJ基因重排和輕鏈的VJ基因重排;成熟的B細胞,遷移到外周淋巴器官之后,在外界抗原的刺激下,可能發(fā)生體細胞高頻突變(SHM)。
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
為什么要做單細胞免疫組庫?
分子的多樣性決定了單細胞測序的優(yōu)勢:
揭示克隆性、多樣性、抗原特異性和細胞環(huán)境組裝并注釋全長V(D)J基因序列從單個T細胞識別α和β鏈序列將來自單個B細胞的重鏈和輕鏈免疫球蛋白(Ig)序列以全同型分辨率配對同時測定同一細胞中TCR、B細胞Ig、細胞表面蛋白表達及5’基因表達配對TCRα和β鏈與TCR-pMHC特異性序列同時測定細胞表面蛋白和基因表達。
單細胞免疫組庫如何做?
2015年,10× Genomics發(fā)布了基于微流控和油滴包裹技術的Chromium單細胞系統平臺,可實現高通量的單細胞轉錄組和單細胞V(D)J測序。不但可以將TCR/BCR雙鏈完美匹配,而且可以細化到單細胞水平,同時獲得表達譜信息。
BCR及TCR測序算法概述:
對組裝的每一個contig,我們利用CDR3s的側翼序列是保守的這一事實來搜索CDR3序列。我們將來自V和J參考片段的motifs與人類和小鼠進行比較。
滿足下列條件,該條件被稱為“有生產力productive ”:
完整的長度要求。重疊部分與V基因的起始部分匹配。該基因繼續(xù)延伸,最終與J基因的末端相匹配。
起始要求。V的起始部分匹配contig上的起始密碼子。注意,在10x提供的人類和小鼠參考序列中,每個V段都以一個起始密碼子開始。
連續(xù)性。在V開始和J結束之間沒有終止密碼子。
位置。J停止減去V開始等于1模3。這就是說V和J段上的密碼子在坐標系中。
CDR3上要求。有一個帶注釋的CDR3序列。+結構要求。設VJ為V段和J段長度之和。讓len表示J停止減去V開始,在contig上測量,那么VJ - len在-25和+25之間,除了IGH,它必須在-55和+25之間。這個條件是為了防止不可能與功能蛋白相對應的異常結構變化。
主要應用:
免疫組庫可以捕捉腫瘤發(fā)生時免疫微環(huán)境的變化,尋找免疫治療的靶點,從而輔助免疫治療更好的抗擊腫瘤。
器官或者骨髓移植時,經常會誘發(fā)宿主排斥反應的發(fā)生,從而發(fā)生慢性移植抗宿主病。
自身免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機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組庫在感染性疾病、抗體開發(fā)、用藥及疫苗評估等多個方面均有應用價值。例如通過免疫組庫研究,可以檢測感染類疾病過程中的免疫動態(tài)變化;
在抗體開發(fā)方面,可以獲得特征性的BCR(Ig)序列,縮短抗體開發(fā)的流程;也可以針對某種疾病用藥后的外周血樣本進行評估,確認藥物是否激發(fā)免疫反應及其功效。
免疫治療領域的細胞檢測及監(jiān)測。
來源:大分子生物醫(yī)藥網站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1 2025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替代提速,這些賽道值得關注!
- 2 多數人錯估了關稅將對中國醫(yī)藥產業(yè)的影響
- 3 一季度醫(y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報告:前十大出口市場在哪?
- 4 認購火爆,映恩生物打響18A IPO重啟信號槍
- 5 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機遇、挑戰(zhàn)與未來展望
- 6 核藥賽道解碼:高壁壘、國產替代與千億市場卡位
- 7 創(chuàng)新藥是避風港,更是發(fā)射臺!
- 8 第一醫(yī)藥扣非凈利潤僅687.40萬元:上!半[形土豪”要再沉淀沉淀
- 9 隱匿的醫(yī)療大佬,10年干出千億級公司
- 10 3月生物醫(yī)藥產業(yè)100個項目獲投,廣東最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