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基因對大腦有早期影響

點擊上方藍字,立即免費關注阿爾茨海默病。

這是一項對82位年輕人的研究結果。

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官網9月15日新聞

遲發(fā)性阿爾茨海默病的遺傳易感性會影響年輕人的大腦應對某些記憶任務的方式。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German Center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DZNE)和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t Bochum)的研究人員在科學雜志《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中對此進行了報道。他們的發(fā)現基于對20歲左右的個體進行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茖W家懷疑觀察到的影響可能與非常早期的疾病過程有關。

該研究于9月10日發(fā)表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雜志上(最新影響因子:9.193)

老年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尚不清楚。據認為,該疾病是由生活方式、外部因素和遺傳風險的不利相互作用引起的。遲發(fā)性阿爾茨海默病的最大遺傳風險因素來自影響“載脂蛋白E”(ApoE)的遺傳突變,后者是一種與脂肪代謝和神經元有關的蛋白。ApoE基因的三個變體是已知的。最常見的形式(APOE-ε3)與阿爾茨海默病的平均風險有關。兩種較罕見的變體之一(APOE-ε4)代表增加的風險,而另一種(APOE-ε2)代表降低的風險。

“我們有興趣了解不同的基因變異是否以及如何影響大腦功能。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掃描儀中檢查年輕人的大腦時,他們必須解決一項挑戰(zhàn)他們記憶的任務的原因!痹诓ǘ鱀ZNE主持本研究的Hweeling Lee博士解釋說。

區(qū)分相似事件

研究參與者組由82名年輕男女組成。他們的平均年齡為20歲,都是公認的認知健康的大學生。根據他們的ApoE的基因型,其中33人為平均風險,34人患遲發(fā)性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增加,15人的風險降低。在腦掃描儀中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向所有人顯示了監(jiān)視器上顯示的150幅以上連續(xù)圖像。這些都是日常用品,例如錘子、菠蘿或貓。一段時間后重復了一些圖片,但有時屏幕上顯示的對象的位置已更改。研究參與者必須確定一個物體是“新的”還是曾經被顯示過的;如果是,那么它的位置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我們測試了區(qū)分相似事件的能力。這稱為模式分離(pattern separation),” Hweeling Lee說,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要記住鑰匙是放在梳妝臺的左抽屜還是右抽屜里,或者汽車停在停車場的什么地方。我們通過改變描繪對象的位置,以一種簡化的方式模擬了這種情況!

通過現代技術實現高分辨率

與該實驗同時,使用稱為“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技術記錄志愿者的大腦活動。焦點集中在海馬體上,該海馬體只有幾立方厘米大小,在每個大腦半球都可以發(fā)現一個。海馬被認為是記憶的總機。它也是在阿爾茨海默病中首先受損的部分。

在測量大腦活動時,掃描儀能夠顯示出其全部潛力:這是一部“超高場斷層掃描儀”(ultra-h(huán)igh field tomograph),磁場強度為7特斯拉。與通常在醫(yī)學檢查中使用的腦部掃描儀相比,此類設備可實現更好的分辨率。這使研究人員能夠高精度記錄海馬各個子區(qū)域的大腦活動!暗侥壳盀橹,在ApoE基因分型的參與者中還沒有細節(jié)水平如此的可比較的研究。這是我們研究的獨特之處,” Hweeling Lee說。

Dr.HweelingLee

記憶性能無差異

三組受試者的模式分離能力沒有差異。所有的研究參與者在記憶測試中表現都差不多。這與他們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增加、減少或平均無關。這樣的結果在年輕健康的人身上是可以預料到的,”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t Bochum)神經心理學教授Nikolai Axmacher說,他也參與了這項研究。“但是,大腦活動存在差異。不同組的研究參與者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激活了海馬的各個不同的子區(qū)域。因此,他們的大腦對記憶任務的反應不同。實際上,我們不僅看到處于平均風險和增高風險的人之間,而且處于具有平均風險和降低風險的人之間的大腦激活差異!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影響是否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拔覀兊陌l(fā)現可能與非常早期的疾病過程有關。確定這一點是未來研究的任務,可能有助于設計用于癡呆早期診斷的生物標志物。” Hweeling Lee說, “無論如何,阿爾茨海默病的遺傳易感性已經在成年早期的大腦中反映出來,這是值得注意的!

圖片標題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上的醫(yī)療信息僅作為信息資源提供與分享,不用于或依賴于任何診斷或治療目的。此信息不應替代專業(yè)診斷或治療。在做出任何醫(yī)療決定或有關特定醫(yī)療狀況的指導之前,請咨詢你的醫(yī)生。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