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血可轉換為O型血,急救輸血不再捉襟見肘
人在遭遇意外受傷或手術過程大量失血時,就需要進行輸血。但有兩種情況比較令人頭疼,一種是血庫沒有儲備,無血可用,一種是有血但血型不匹配,不能輸血。第一種情況需要現(xiàn)場臨時安排獻血,尋找血型配適,或安排親屬間直接輸血。而第二種情況不見得比第一種情況好,如果血型不匹配依然強行輸血,不但救不了傷者,還可能因溶血反應加速傷者死亡。在面對輸血時血型配適的問題上,科學家們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研究對策,先入為主的概念便是轉化血型。
在AB型血之間做直接轉換的研究,目前尚未有成功案例,但科學家發(fā)現(xiàn),將A型轉換為O型血是可行的。日前,來自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人體腸道中存在的細菌酶,將A型紅細胞轉換為通用型O細胞,這意味著原A型血可通過轉換輸給其他血型的人。該研究發(fā)表在《自然微生物學》期刊上。
不過,這并不是血型轉換的先例。早在1982年,科學家曾經(jīng)嘗試過將B型血轉換為O型血,但當時所用的酶效率偏低,轉換過程耗時長,實用價值非常小。而后新基因分析技術的引進,大大增加尋找高效轉換酶的幾率。經(jīng)過多年努力,酶轉換速度提高了30倍,這才使得轉換血型具有實用價值。
轉換原理
人的血型由紅細胞表面呈現(xiàn)的抗原類型和血漿中存在的抗體類型決定,如A型血的人有A抗原和抗B抗體,B型血的人則有B抗原和抗A抗體。假設B型血輸入到A血型的人身上,B抗原就會觸發(fā)抗B抗體,從而對血細胞產(chǎn)生免疫攻擊,嚴重者可能危害到生命。因此,如何使血液中的抗原和抗體不相互觸發(fā),是不同血型之間進行輸血需要克服的主要難點。
而O型血被認為是“萬能血型”,能配適其他任何血型,科學家便將O型血作為目的對象進行研究。檢驗發(fā)現(xiàn),O型紅細胞表面既沒有A抗原也沒有B抗原,只有一個中性的H抗原,并不會觸發(fā)對應抗原抗體間的免疫反應,這是O型血之所以能進行“萬能配適”的關鍵。
那么,如何將其他抗原轉換為H抗原?這要依靠一種從人類糞便中分離出來的專性厭氧菌Flavonifractor plautii的酶對,這些酶通過半乳糖胺中間體有效地將A抗原轉化為O型血液的H抗原。經(jīng)修飾,A型血在受體中不再觸發(fā)免疫應答,便能像O型血那樣輸送給其他血型的人。
選擇A型血為試驗目標的原因
世界上占比最多的血型是O型,其次便是A型。就中國而言,O型血占比達41%,A型、B型、AB型分別占28%、24%、7%。O型血占比雖多,但不代表任何急救場景下都有O型血的人在,且即便現(xiàn)場存在O型血的人,還需要考慮當事人獻血意愿、體質以及血液是否攜帶HIV等傳播性病毒等因素。因此,將占比第二的A型血當做研究對象,可使覆蓋面更廣,血液供應方面可增加一倍。目前科學家正在進行深入研究,確保酶完全轉換血細胞表面的所有抗原,避免殘余抗原未經(jīng)轉換導致免疫反應的發(fā)生。
事實上,如果這種轉換血型的試驗成功,并且可以批量復制應用到真實的醫(yī)療場景中,那么將B型、AB型以同樣的方法轉換也指日可待。屆時,所有輸血者與受血者均不用擔心血型配適的問題,急救中血源不足的情況將大大減少。
急救≠慢病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這套試驗的目的旨在解決急救中的血源需求,而在傷者病情穩(wěn)定后,該方法不能長期使用。
輸血時應遵循同血型輸血原則,優(yōu)先進行同血型間的輸血。在緊急情況下,找不到配適的血型,才考慮少量輸O型血,且在輸O型血時,需要主側配型相合,效價也必須小于1:200。O型血的血漿中含有抗A凝結素和抗B凝結素,如果大量輸O型血,輸入的凝結素沒辦法及時稀釋,產(chǎn)生凝集反應,潛在危險不可小視。因此,轉換血型用于急救的思路雖好,能將挽救更多瀕死的人,但也僅限于急救。如果要進行慢病治療中的輸血,轉換血型的方法還需要克服更多血液反映的問題。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10 “意外”的藥明康德
- 1 2025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chǎn)替代提速,這些賽道值得關注!
- 2 多數(shù)人錯估了關稅將對中國醫(yī)藥產(chǎn)業(yè)的影響
- 3 一季度醫(y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報告:前十大出口市場在哪?
- 4 認購火爆,映恩生物打響18A IPO重啟信號槍
- 5 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機遇、挑戰(zhàn)與未來展望
- 6 核藥賽道解碼:高壁壘、國產(chǎn)替代與千億市場卡位
- 7 創(chuàng)新藥是避風港,更是發(fā)射臺!
- 8 第一醫(yī)藥扣非凈利潤僅687.40萬元:上!半[形土豪”要再沉淀沉淀
- 9 隱匿的醫(yī)療大佬,10年干出千億級公司
- 10 外骨骼機器人,誰是盈利最強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