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達被判賠摩托羅拉52億,17年前思科對華為的手法重現?
最近一年多來,中美兩國在貿易、科技等領域發(fā)生了許多分歧和爭端。前幾日,美國司法部公布一份聯邦起訴書,指控華為勒索并竊取美國公司的商業(yè)機密,這件事情還未完全過去,摩托羅拉又對有“小華為”之稱的海能達開始展開進攻。
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州法院陪審團作出了一項裁決,認為海能達、美國公司及美西公司侵犯摩托羅拉一項或多項商業(yè)秘密及美國版權,應向摩托羅拉支付3.46億美元損害賠償金,及4.19億美元懲罰性損害賠償金,合計7.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71億元)。受此影響,海能達股價大跌。
起訴海能達事件始末
此次的摩托羅拉起訴海能達事件要從兩年前開始說起。
2017年3月15日,海能達的兩家全資子公司美國公司和美西公司收到美國伊利諾伊州法院送達的訴狀,摩托羅拉及摩托羅拉馬來西亞公司起訴公司及美國公司、美西公司商業(yè)秘密侵權,認為公司部分產品侵犯了摩托羅拉商業(yè)秘密;
2018年8月2日,摩托羅拉向伊利諾伊州法院提出增加版權侵權的訴訟請求,認為公司部分產品侵犯了摩托羅拉美國版權。其后案件進入證據開示階段;
2019年9月,案件證據開示全部結束;
2019年11月6日進入庭審階段;
2020年2月12日,摩托羅拉在庭審中最終明確其主張公司部分DMR產品侵犯摩托羅拉21項商業(yè)秘密及4項美國版權,要求公司、美國公司及美西公司就侵犯其商業(yè)秘密行為支付相應賠償;
2020年2月14日,美國伊利諾伊州法院陪審團作出了一項裁決,認為海能達、美國公司及美西公司侵犯摩托羅拉一項或多項商業(yè)秘密及美國版權,應向摩托羅拉支付3.46億美元損害賠償金,及4.19億美元懲罰性損害賠償金,合計7.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71億元)。
本次陪審團裁決結果并非一審判決,陪審團裁決結果仍需伊利諾伊州法院審查后作出一審判決。
海能達表示,公司對陪審團的決定表示失望,尊重但不同意本次陪審團裁決。該陪審團的裁決尚待伊利諾伊州法院審查并作出一審判決。如果伊利諾伊州法院的第一項審判決定支持該陪審團的裁決,公司將保留對第一項審判決定提出上訴的權利,以進一步保護公司的權益。 該公司認為,美國司法系統(tǒng)將最終就此爭端做出公正的裁決。
上述陪審團裁決涉及賠償金額較大,本訴訟事項已構成重大訴訟,將對海能達2019年度凈利潤構成重大影響。
2月3日,海能達披露的2019年度業(yè)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0億元-5.8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67%–21.64%。
訴訟起因:雙向無線對講技術
這起訴訟由摩托羅拉系統(tǒng)在2017年提起的,它稱海能達竊取了其用于公務員、建筑工人和學校官員的雙向無線對講技術。通過使用該技術,即使在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無線傳輸塔無法正常工作時,也可以實現正常通信。
摩托羅拉系統(tǒng)稱,被盜的機密包括免提通信,定位功能,遇險警報以及電話用戶和無線電用戶組之間的通信技術。
摩托羅拉曾是全球無線通信的領導者,手機史上第一款手機就是由摩托羅拉發(fā)明,1998年摩托羅拉又發(fā)明了無線對講機技術。
需要注意的是,該摩托羅拉不是聯想旗下的摩托羅拉,2011年通信設備巨頭摩托羅拉拆分為摩托羅拉系統(tǒng)公司和摩托羅拉移動公司, 而聯想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業(yè)務。
圍繞著知識產權保護和是否濫用壟斷地位,雙方進行了反復拉鋸戰(zhàn)。摩托羅拉認為,海能達侵犯了自己專利,要求海能達進行賠償與限售;海能達方面則分別在中國、美國等地對摩托羅拉發(fā)起訴訟,指責摩托羅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海能達認為,摩托羅拉系統(tǒng)公司蓄意、主動通過非法反競爭行為,阻止美國專網通信市場的自由競爭:利用其在公共安全行業(yè)的主導地位,阻礙更新的、價格更合理的技術進入美國;維持高于其他自由競爭市場的價格,向美國客戶收取畸高費用,并攫取巨額營收。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