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又殺出超級IPO:年入6億
鉛筆道作者 | 欣欣
在醫(yī)療健康領域,每一次創(chuàng)新都是對生命的深情告白。
映恩生物,一家新型癌癥靶向藥研發(fā)公司,正用實際行動,攻克癌癥治療的新靶點。這個市場,總規(guī)模超340億元。
近日,映恩生物正式向港交所沖刺IPO。這預示著,在癌癥治療領,有著更多治療的可能性。
- 01-
映恩生物由行業(yè)知名投資人朱忠遠博士創(chuàng)立。在眾多人眼中,朱博士是一位投資人兼創(chuàng)業(yè)者的“跨界”能手。
朱博士曾擔任通和毓承合伙人,在醫(yī)療健康領域擁有超二十年的創(chuàng)業(yè)和投資經驗,曾投資或孵化基石藥業(yè)、榮昌生物、甘李藥業(yè)、華大基因等公司。
創(chuàng)辦映恩生物伊始,朱博士就開始關注ADC并做好系統(tǒng)性研究,但是沒有下注。彼時的ADC還處于早期探索階段,治療窗口窄,臨床失敗率高。
什么是ADC?簡而言之,這是一個新型的癌癥靶向藥:利用單克隆抗體的靶向性,將藥物直接傳遞到特定的癌細胞,從而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害,提高治療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2018年,第一三共(日本制藥公司)臨床試驗數據公布,作為第三代平臺的先行者,它的ADC藥物劑量可以給到很高,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很好,治療窗口大幅提升,展現了ADC在各種實體瘤中巨大的治療潛力。
作為職業(yè)投資人的朱忠遠博士,敏銳地意識到了ADC的“蝶變”即將到來,立刻將公司的戰(zhàn)略重心聚焦到了ADC賽道。
- 02-
如上所述,映恩生物的核心業(yè)務,正是研發(fā)治療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一代ADC藥物。致力于開發(fā)創(chuàng)新分子類型藥物(novel modality drug),滿足患者需求。
自2019年成立以來,映恩生物經從創(chuàng)立之初的小型生物企業(yè),成長為全球ADC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2020年1月,映恩生物成立了映恩生物香港子公司,標志著公司走向國際市場的第一步。
隨后,映恩生物陸續(xù)在蘇州、上海和美國特拉華州設立了子公司,擴展了其研發(fā)和生產能力。
其自主研發(fā)的ADC管線資產已獲得全球領先生物制藥公司的認可,并與BioNTech、百濟神州和Adcendo等公司建立了數個全球合作伙伴關系,交易總價值逾40億美元。這不僅驗證了其技術實力,也為公司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據招股書顯示,映恩生物已經完成種子輪、A輪、B輪、B+輪融資,投資者包括來自禮來亞洲基金、金戈亞生物、華蓋資本、深創(chuàng)投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支持,累計金額約1.3億美元。2022年B+輪融資后,映恩生物投后估值為2.70億美元。
- 03-
與其他藥物相比,ADC的治療優(yōu)勢是什么?
這主要在于,ADC的目的是通過抗體對特定抗原的精準識別,將藥物遞送到目標細胞,從而實現更加精準的靶向治療。
這些藥物,如同戰(zhàn)場上的“精準導彈”,能夠直達疾病根源,減少對健康細胞的傷害。
與傳統(tǒng)治療相比,ADC具有高選擇性和高效性的特點,可以在較低的濃度下達到更高的殺傷效果,從而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影響。
據公開數據顯示,ADC市場預計將由2023年的48億美元(341億元)增至2028年的18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0.8% 。
映恩生物作為ADC領域的全球領跑者,已擁有DITAC、DIBAC、DIMAC和DUPAC四大技術平臺,代表了ADC領域的前沿科技,它們不僅提高了藥物的精準度和療效,更在安全性上實現了重大突破。
映恩生物的研發(fā)管線中,已有12款自主研發(fā)的ADC候選藥物。
在財務方面,映射生物同樣亮眼。2022年至2024年3月31日,其收入分別約為160萬元、17.87億元、6.41億元人民幣;同期虧損分別約為3.87億元、3.58億元、6594.2萬元人民幣。截至2024年3月31日,映恩生物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受限制現金為人民幣13.73億元。
原文標題 : 蘇州又殺出超級IPO:年入6億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