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丹娜生物增利不增收:銷售費用率攀升

《港灣商業(yè)觀察》黃懿

7月15日,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丹娜生物”)針對北交所出具的IPO問詢文件進行了首輪回復,其保薦人為招商證券。7月26日,監(jiān)管部門發(fā)出第二封問詢函。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11月,丹娜生物曾向科創(chuàng)板遞交過IPO文件,中信證券為保薦機構。僅過2個月,丹娜生物和保薦人主動撤回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的申請,當時并未對問詢進行回復。 

01

2023年收入下滑,鱟血細胞影響不小

第一輪問詢函回復顯示,2020至2023年,丹娜生物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05億、2.34億、2.95億、2.37億,2023年同比下降19.78%,主要系2023年市場對應急業(yè)務產品需求下降,應急業(yè)務收入大幅下降所致。

2023年凈利潤為7759.55萬元,同比增長73.9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6,847.45萬元,同比增長62.02%。公司表示,增長主要系常規(guī)業(yè)務收入增加,進而貢獻的毛利增長所致。

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報告期內),丹娜生物的凈利潤分別為6953.40萬、7033.63萬、4381.44萬、3688.81萬;扣非歸屬凈利潤分別為4608.38萬、4407.28萬、4220.09萬、3087.73萬;毛利率分別為72.31%、67.83%、63.38%、81.28%。

報告期內,主營業(yè)務收入占公司的營業(yè)收入比例分別為99.66%、99.90%、99.91%、97.58%,占比穩(wěn)定。主營業(yè)務收入主要來源于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其他業(yè)務收入主要為原材料銷售收入、試劑冷鏈運輸價外費、延保服務及培訓服務,占比分別為0.34%、0.10%、0.09%、2.42%,占比較低。

同一時期內,主營業(yè)務分為常規(guī)業(yè)務和應急業(yè)務,常規(guī)業(yè)務的收入占比分別為57.70%、65.27%、54.18%、97.05%;應急業(yè)務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2.30%、34.73%、45.82%、2.95%,應急業(yè)務收入主要來自于免疫層析法系列的試劑類產品。

丹娜生物指出,2023年上半年,常規(guī)業(yè)務同比增長59.80%,主要是因為終端醫(yī)院就診率提高,對公司產品需求上升。

2024年1至3月,公司常規(guī)業(yè)務營業(yè)收入為5647.78萬元(經審閱),同比增長8.48%。2024年1至5月共簽訂訂單不含稅金額為9667.81萬元,同比增長8.00%。

2022年至2023年,丹娜生物披露了常規(guī)業(yè)務試劑產品終端客戶數量情況。其中,試劑產品終端客戶數量分別為587家、769家、940家、1091家。

顯而易見,常規(guī)業(yè)務和應急業(yè)務的收入比重在2023年失去了平衡,丹娜生物的收入目前主要來自常規(guī)業(yè)務。

而在常規(guī)業(yè)務方面,監(jiān)管部門的2次問詢函中,均提到“鱟血細胞、鱟試劑及替代產品對經營業(yè)績的影響”以及“替代性產品是否能夠形成對鱟血細胞相關產品的有效替代,是否為終端客戶普遍接受”等問題,而“鱟血”是丹娜生物的核心產品原材料之一。

丹娜生物收入的絕大部分來自于常規(guī)業(yè)務中的試劑類產品,其占比分別為57.70%、65.27%、54.18%、97.05%。

而試劑類產品又包含了酶聯免疫法系列、酶動力學系列等。其中,在酶動力學系列試劑產品中,丹娜生物的主要產品真菌(1-3)-β-D葡聚糖檢測試劑盒(顯色法)(G試驗)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鱟血細胞。報告期內,酶動力學系列試劑產品合計收入占當期收入比例分別為22.88%、24.78%、21.34%、37.07%。

從2021年2月起,鱟升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國家對鱟相關利用行為的監(jiān)管更為嚴格。

丹娜生物稱,目前市場上暫無鱟血及鱟血細胞獲取渠道,公司持有鱟血及其制品的經營利用許可證,可以合法使用現存的鱟血細胞。自2020年以來,丹娜生物不再有對鱟的采購及采血行為,庫存鱟血細胞充足可滿足未來5年以上生產需求。

丹娜生物坦言,若未來鱟血細胞供應無法持續(xù)且替代性產品銷售不及預期,將會對業(yè)務開展與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目前,丹娜生物推出的替代性產品包括磁微粒化學發(fā)光法、化學發(fā)光法、酶聯免疫法、熒光免疫層析法。2023年,真菌(1-3)-ß-D葡聚糖檢測試劑盒(鱟試劑類型)的收入合計為8239.14萬,3款非鱟試劑類型的新產品合計收入34.98萬,僅為前者的0.42%。顯然,新產品和鱟試劑產品的收入差距巨大。

中國企業(yè)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港灣商業(yè)觀察》表示,“對于原材料獲得受到法律法規(guī)限制的情況下,確實可能對公司的發(fā)展產生直接的影響。首先是供應鏈風險,如果原材料受到法律保護或限制,公司可能面臨供應鏈中斷的風險,這直接會影響到生產和銷售活動。其次是生產成本變化,尋找替代材料可能涉及額外的研發(fā)和生產成本,特別是如果替代材料較貴或需要新的生產工藝。最后是產品性能,替代材料可能無法完全復制原有材料的性能,這可能影響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此外還包括市場接受度、法規(guī)遵從成本、研發(fā)周期等方面的影響。” “對于丹娜生物而言,雖然已取得了一些替代產品的認證,但要實現這些產品的市場接受和商業(yè)成功,還需要在市場推廣和教育方面進行大量投入,并持續(xù)監(jiān)測市場反應和法規(guī)變化,以確保公司的長期發(fā)展和盈利能力。” 

02

境內外收入結構出現變化,銷售費用率攀升

與此同時,丹娜生物的境內境外收入結構亦出現變化。報告期內,來自境內的收入占比分別為65.36%、64.09%、64.18%、97.48%;來自境外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4.64%、35.91%、35.82%、2.52%。

公司表示,2020年-2022年,公司境內及境外銷售收入占比較為平穩(wěn)。2023年1-6月,境外銷售占比大幅下降,主要系2020年-2022年境外收入大部分為應急業(yè)務產品,應急業(yè)務產品收入比例分別為97.25%、94.29%、94.53%。隨著全球疫情的變化,2023年1-6月對應急業(yè)務產品的需求出現大幅下降,2023年1-6月境外銷售中常規(guī)業(yè)務產品收入占比82.62%,應急業(yè)務占比為17.38%,呈現與之前三年的反轉態(tài)勢,故2023年1-6月境外應急業(yè)務收入占比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境外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70.46%、74.99%、88.96%、50.24%,其中來自境外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0.64%、28.62%、73.20%、15.64%,四年間的四大客戶均不一樣。

在期間費用方面,報告期內,丹娜生物期間費用合計分別為6749.29萬、9387.94萬、1.08億、5538.6萬,期間費用總額隨營業(yè)收入增加呈上升趨勢,期間費用率分別為32.84%、40.12%、36.80%和48.41%,2020年至2022年由于存在應急業(yè)務收入,期間費用率相對較低,2023年1-6月隨著應急業(yè)務收入大幅下降,期間費用率有所上升。

其中,銷售費用分別為2492.62萬、3451.78萬、3840.79萬、2410.18萬;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2.13%、14.75%、13.02%、21.07%。其中,差旅費占比分別為10.71%、9.54%、7.96%、10.58%;廣告宣傳費分別為9.64%、7.76%、8.29%、9.00%;市場維護及會務費分別為8.25%、6.42%、8.29%、8.20%;業(yè)務招待費分別為2.51%、3.78%、2.93%、3.89%。

丹娜生物的銷售費用和銷售費用率的增長也引起了監(jiān)管部門的注意,并要求公司對“各類市場維護及推廣活動的合法合規(guī)性”等問題作出答復。 和較高水平的銷售費用率相比,丹娜生物研發(fā)費用率分別為9.57%、12.08%、11.89%、12.17%。 

03

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均下滑

和逐年上漲的銷售費用率相反,2023年上半年,丹娜生物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首次錄得負值。

報告期內,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551.55萬、9190.18萬、9161.83萬、-483.97萬;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分別為1.31億、1.93億、2.48億、9917.59萬。

丹娜生物稱,2023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主要系公司2023年退回于2022年12月預收應急業(yè)務貨款、支付各項稅費、支付職工薪酬、購買商品勞務支付的現金較多所致。

與此同時,丹娜生物的應收賬款壓力也逐漸加重。報告期內,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521.36萬、595.41萬、654.72萬、817.65萬,占公司營業(yè)收入比例分別為2.54%、2.54%、2.22%、3.57%;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43.02%、41.90%、47.21%、31.08%。 除了應收賬款周轉率有所下降,存貨周轉率亦出現大幅下滑。報告期內,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2235.03萬、2367.12萬、2839.27萬、2181.05萬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13.30%、10.27%、9.18%、7.58%;存貨周轉率分別為2.82%、2.87%、2.73%、0.75%。

其中,庫存商品的賬面價值分別為444.53萬、518.24萬、362.27萬、403.43萬;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分別為677.497萬、519.41萬、1080.66萬、3149.93萬。 同一時期內,常規(guī)業(yè)務類存貨余額分別為2121.93萬、2035.96萬、2414.99萬、2253.24萬;應急業(yè)務類存貨余額分別為546.37萬、538.22萬、2919.94萬、3766.2萬。

丹娜生物指出,2022年末,應急業(yè)務存貨上漲主要系2022年12月公司開始生產并銷售國內抗原產品,由此進行了相應的備貨,導致存貨余額較2021年末大幅上漲。2023年應急業(yè)務產品市場需求大幅下降,截至2022年末應急業(yè)務存貨未被大量消耗且同武漢睿奇等供應商于2022年12月已簽訂但尚未執(zhí)行的履約合同,2023年繼續(xù)履行,導致2023年6月末應急業(yè)務產品存貨余額繼續(xù)上升。 

由此,丹娜生物的面臨的壓力不僅限于原材料的難題,還有現金流情況走勢逐漸不樂觀的情況。(港灣財經出品)

       原文標題 : 丹娜生物增利不增收:核心產品原材料面臨不利因素,銷售費用率攀升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