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囿于“快”的困境,叮當快藥如何破局?

楊文龍有望成為大健康領域的首富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醫(yī)藥行業(yè)確實備受資本看重,從叮當快藥“光輝”的融資史就看得出來。

根據天眼查顯示,6月8日,叮當買藥完成2.2億元的戰(zhàn)略融資,投資方有TPG、奧博資本、鴻為資本、璞林資本、蘭馨亞洲、夏焱資本、盈科資本等七個。融資之后,叮當快藥接下來的目標是加快醫(yī)療、醫(yī)藥數字化進程,提供一站式大健康服務。

叮當快藥是一個“醫(yī)療+醫(yī)藥”健康到家服務平臺,協(xié)助藥店提供便民服務需求,業(yè)務類型還涉及叮當中醫(yī)服務,與中醫(yī)館打通,為用戶提供在線預約、咨詢等服務。

對于一般人來說,叮當快藥的業(yè)務已屬全面,同時叮當快藥也不負資本的看重,2020年叮當快藥APP月活用戶量同比增長190.9%,在醫(yī)療服務APP中月活用戶增速第一。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它距離真正的巨頭尚有很長的路要走,只因“快”的困局未解。

本文將重點探討叮當快藥為什么如此受歡迎?它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它又要打破什么樣的困局,才能更進一步,深耕慢性病市場是一塊跳板嗎?

叮當快藥被需求已是趨勢

叮當快藥和藥店是密不可分的關系,自“藥店”一詞誕生,經歷了很長的歷史。叮當快藥是從互聯網的思維,將服務進行了升級。

面對感冒、發(fā)燒等尋常病癥,大多數人都有所了解,據網上一些專業(yè)醫(yī)生所說,如果患者體溫在38℃之下,可以口服柴胡顆粒退燒。這種情況下,一是病人不舒服不方便去醫(yī)院,二是發(fā)燒要盡快降溫,去藥店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在互聯網提供的便利下,我們可以選擇更加便捷的服務,送貨上門。

有時候沒時間去醫(yī)院也可以在線問診,專家很快就會給出參考意見,從這兩個角度來說,叮當快藥的出現其實是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和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其實也很早就開始布局。但是叮當快藥能從其中脫穎而出,得益于對人們痛點“急”、“懶”“夜”“!焙汀八健钡鹊睦斫夂吐鋵崱

相比之下,京東健康傾向于互聯網線上藥房的布局,猶如電商平臺,可供消費者價格、種類的挑選,而美團雖說是像淘寶式的零售藥店平臺,但是更傾向于跑腿配送,連接藥店和消費者,這兩相比較之下,自然是叮當快藥更符合人們的需求。

巨頭們看好醫(yī)藥健康領域,就像是本地生活服務那樣,未來這個領域顯然會有更多的發(fā)展空間。

近日,叮當快藥所屬公司叮當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有望在香港上市,專注更多的慢性病。在之后,叮當快藥可能從第二市場轉戰(zhàn)到第一市場,在廣闊的市場規(guī)模中鎏戰(zhàn)。

單純囿于“快”的困局

叮當快藥目前還處于發(fā)展中,只是在初步滿足人們的購藥、問診的需求。相比巨頭阿里和京東下的醫(yī)藥電商平臺科技和流量不足。

大眾對叮當快藥的印象還在于“快”,但是任何事都有兩面效果,叮當快藥也不能免俗。

雖然叮當快藥的配送快,但是成本同樣高。對于不急的藥品,那么顧客難免會選擇稍微慢一點,但是免配送費的方式。以小見大,這樣叮當快藥失去的就不僅是一個顧客。

雖然在某些時候,叮當快藥確實不占優(yōu)勢,但是在面臨生病的時候,往往不會介意那幾塊錢的配送費,但是在黑貓投訴上,仍然看到了它因“快”翻車的經歷,消費者投訴APP超時配送。

不僅如此,中國商報記者發(fā)現,叮當快藥部分常用藥比其它電商平臺或者線下門店的價格還要高,比如,一盒仁和蒲地藍消炎片在某線下門店是16元,在電商平臺上是12元,而在叮當快藥APP上就高達24元,在電商平臺都能買兩盒了。

撇下價格的問題不談,其實叮當快藥之所以能送的快,還要歸結于它的門店、員工以及配送團隊都是自營。而且叮當快藥的配送團隊僅為旗下自家的訂單服務,無形之中加大了成本支出,從而在其它產品的銷售上可能不盡人意。

叮當快藥和京東健康同屬大健康電商平臺,但是走的路大有不同,叮當快藥將自己困在傳統(tǒng)衍生服務之中,而京東健康看到了不一樣的方向。在向健康品質生活靠攏,其中在618大促中,滋補品類的訂單量實現了猛增,而且就像燕窩、靈芝孢子粉、三七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當然不僅是保健品,家用醫(yī)療器械的銷售量同樣不俗。

所以叮當快藥要想更上一層樓,那么光是圍繞“送藥”+ 問診服務是遠遠不夠的。在“重度垂直”的基礎上,添加其它的細分品類或許能得到額外的收獲,比如流量,營收。目前叮當快藥的流量來源是APP和微信小程序等私域流量,在通用流量的轉換上做的還不夠。就營收來說,當前尚未形成盈利。

如今的時代,有兩種出路,大而全和小而美,叮當快藥既然已經是行業(yè)領先,那么小而美也不會是它的終點。

而創(chuàng)造多品優(yōu)勢,或能助它更快實現“全場景”覆蓋。

在慢性病的市場,如魚得水

據悉,叮當快藥在本次融資過后,會更多關注其它的慢性病的相關服務。

據衛(wèi)生部公布的資料顯示,2008年全球有5700萬人死于慢性病,占到所有死亡人數的63%,預計2030年比例會上升到75%。慢性病越來越引起重視,而慢性病通常需要常吃藥,就像高血壓得每天都吃,吃藥對于一個家庭來說也是不小的支出,而叮當快藥的部分慢性病藥更加便宜。

在2020年叮當快藥推出“慢病用藥百億補貼”,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提供更加便宜的藥品,心腦血管疾病的用藥價格降幅最高達到62.45%。不僅是這樣,專業(yè)醫(yī)生服務為患者的購藥復診同樣提供綠色通道。

此外,由于有些城市城鎮(zhèn)相對落后,消費者購藥的途徑比較窄小,叮當快藥有望加大供應鏈的布局,將服務下沉到更多的三、四線城市。

在2019年1月28日,叮當快藥宣布與華潤醫(yī)藥商業(yè)系內公司深化合作形式,深入合作,力圖結合數字化打通藥品供應全鏈路。

叮當快藥早已覆蓋了十大城市,在向上海、杭州等城市發(fā)起,叮當快藥已經是業(yè)內拓展速度最快、覆蓋面最廣的醫(yī)藥O2O企業(yè)。叮當快藥雖然沒有阿里、京東這樣的大佬在背后撐腰,但是它有仁和集團的資源,形成絕對的競爭優(yōu)勢,迅速成為醫(yī)藥O2O的頭部企業(yè)。

盡管叮當快藥的發(fā)展已是不俗,但是產生的問題也不少。尤其在服務態(tài)度更需有則改,無則勉。

大健康賽道已是黃金行業(yè),眾資本紛紛入局,想要分一杯杯羹。而叮當快藥作為賽道備受期待的選手,品牌宣傳力后勁不足,消費者對它的形象還停留在“快”上,若是無法突破這一桎梏,即使有資金加持,兩千億的市場也是看的見摸不著。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