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產能輕質量,特斯拉中國亂象叢生!
更早之前,網上流傳,特斯拉內部郵件泄露,當中顯示特斯拉在2012年量產Model S已知電池存在安全隱患,但馬斯克仍然對外交付車輛。
對于產能和銷量的片面追求,上至朱曉彤,下至特斯拉中國的管理層,都感受到了巨大壓力,然而到最后都會轉嫁到工廠工人身上。早在去年,就有特斯拉員工爆料,特斯拉為達生產目標,要求員工在惡劣條件下工作,甚至在生產時強迫員工走捷徑,猶如“生產地獄”。今年,美國舊金山灣區(qū)媒體《舊金山周報》也發(fā)表過一篇報道,指責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廠較差的健康安全防疫和工作條件狀況,員工稱之為“現代血汗工廠”。
朱曉彤和馬斯克本質上是一類人,他還沒有成為大中華區(qū)總裁之前,就曾對媒體表示,“馬斯克是個直率甚至有童真的人,他堅毅、要求高,這么難的事,如果是很soft的人,我也不愿跟他干”。朱曉彤曾經的團隊成員,也用sharp(凌厲)來形容他的工作風格。
品玩的文章中,將朱曉彤認定為“包工頭”式的管理風格,這種管理風格在特斯拉中國自上而下的傳遞。
馬斯克不需要公關,朱曉彤沒有公關
2019年12月,朱曉彤決定將位于北京的辦公室遷移至上海,僅在北京保留一部分職能人員,這部分職能人員包括諸如公關、政府關系、法務等等。其中法務部曾經是朱曉彤最不喜歡的業(yè)務部門之一,而公關堪稱特斯拉中國存在感最微弱的一個部門。
前幾個月,拼多多私自售賣特斯拉,朱曉彤內部呼吁全員行動,轉發(fā)朋友圈、參與留言和舉報不實信息,一場明明有理的輿論攻訐戰(zhàn)硬生生被搶去了主動權。
此次與品玩開撕,特斯拉中國的高管們依舊只會在社交平臺上喊話。
不重視公關,似乎是特斯拉內外上下一個心照不宣的“規(guī)矩”。過去一年,特斯拉公關團隊幾乎像消失了一樣,很少對媒體詢問做出回應,直至10月份,據外媒 electrek 報道,特斯拉徹底解散了其在美國總部的核心公關團隊,成為全球汽車制造商乃至科技企業(yè)中第一家不與媒體溝通、打交道的“異類”。
馬斯克本人對媒體一直抱有不滿與偏見,自從特斯拉成了媒體們關注的“寵兒”后,馬斯克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與彭博社、路透社、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報業(yè)“互懟”。后來總在專業(yè)記者面前敗陣,他活躍的輿論場地才轉移到Twitter上。
解散公關團隊這件事,帶有馬斯克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這與其一貫的特立獨行與離經叛道并不沖突,但讓外界想不明白的是特斯拉中國為什么也要效仿馬斯克對公關漠視的做法,致使公司一再在輿論戰(zhàn)中落于下風。畢竟馬斯克自帶熱度,只要不亂說話,隨便在Twitter上發(fā)個聲,所起到的傳播效果不比專業(yè)公關策劃的方案差,可朱曉彤并沒有這個資本。
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曾回應,我們不想在營銷和公關上花費時間精力,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更注重生產優(yōu)質產品和創(chuàng)新。然而國產特斯拉糟糕的品控能力,讓這句話幾乎沒什么說服力。
追根溯源,這是國外科技巨頭進軍國內市場的“通病”,不僅在危機輿論面前很少主動出擊,就連對國內媒體的態(tài)度也是過于高冷和傲慢。比如蘋果,數年來位于上海的蘋果中國公關團隊一直形同虛設,2013年3·15晚會被曝光后,蘋果三緘其口,直至主流媒體紛紛炮轟蘋果,蘋果才不痛不癢地道了歉。
特斯拉中國“消失”的公關不外乎如此。當特斯拉在資本市場上洋洋得意,引領者高昂的頭顱不會再輕易低下,也忘記了頭上的光環(huán)來自哪里。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9月23-24日立即報名>> 2025中國國際工業(yè)博覽會維科網·工控巡展直播
-
9月23-24日觀看直播>> 2025中國國際工業(yè)博覽會維科網·激光VIP企業(yè)展臺直播
-
9月23日立即預約>> 【COMSOL直播】多物理場仿真在傳感器中的應用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yè)大會
- 1 國內首個AI工廠投產!
- 2 營收4.3億!歌爾股份、比亞迪供應商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 3 機器人獨角獸Field AI完成4.05億美元融資!英偉達、貝佐斯押注
- 4 剛剛!ABB、西門子雙雙拿下自動化新訂單
- 5 營收突破 205 億大增 26.73%,新能源業(yè)務暴漲 50%!匯川技術上半年業(yè)績亮眼
- 6 42億!工業(yè)巨頭GE出售旗下工業(yè)軟件業(yè)務
- 7 霍尼韋爾換帥!“老將回歸”拆分自動化部門
- 8 埃斯頓:在智能制造領域"賣鏟子",上半年核心業(yè)務增長 26.54%
- 9 杭叉集團半年報:業(yè)績穩(wěn)步增長,智能工廠助力產能擴張
- 10 震驚!臺達電子推出 AI 協(xié)作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