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與阿里為AI聯(lián)手,最慌的是京東和拼多多?
2月12日,截至當日收盤,阿里巴巴港股股價再度飆升8.48%,形勢一片大好。
(圖源:百度股市通截圖)
許久未曾在國內公眾場合露面的馬云,也回到了杭州總部,并且喜笑顏開。
馬云回到杭州總部、阿里巴巴股票一路猛漲的原因,則與蘋果有關。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稱,蘋果公司將與阿里巴巴合作,為中國iPhone用戶開發(fā)AI功能。
因iPhone固定在每年9月前后發(fā)布,通常第四季度都是蘋果手機銷售的高峰期,然而蘋果財報數(shù)據卻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iPhone銷量出現(xiàn)同比下滑,大中華區(qū)營收大跌11.08%。調研機構和媒體認為,中國市場iPhone銷量同比下滑的關鍵原因在于新機主要升級點Apple Intelligence遲遲未能在中國上線。
國內手機廠商不但及時將AI融入系統(tǒng)底層架構,華為、榮耀、OPPO等企業(yè)還在DeepSeek-R1爆火后,迅速宣布將其接入AI助手,就連三星也與智譜清言達成合作,為中國用戶提供AI服務,AI已然成為影響消費者購機的關鍵因素。
蘋果一直在積極推進AI功能在中國落地,CEO庫克曾親自到中國商談此事,但挑選哪個互聯(lián)網巨頭作為合作伙伴,蘋果似乎有些躊躇。距離Apple Intelligence原定4月前登陸中國市場的時間越來越近,留給蘋果挑選合作伙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阿里巴巴很大概率是蘋果的最終選擇。
過盡千帆皆不選,蘋果為何獨愛阿里?
海外市場,Apple Intelligence的合作對象是OpenAI,但國內ChatGPT使用受限,蘋果需要重新尋找合作伙伴。關于蘋果會與哪家AI企業(yè)合作,一直眾說紛紜,國內互聯(lián)網巨頭百度、字節(jié)跳動、騰訊都曾傳出過與蘋果合作的消息。
The Information還在報告中提到,蘋果考慮過與近期中國熱度極高的AI公司DeepSeek合作,但因對方缺乏為大型企業(yè)提供服務的能力和經驗,最終決定放棄。
(圖源:DeepSeek)
蘋果為Apple Intelligence選擇合作對象,首要考慮的是穩(wěn)定性,其次才是AI大模型的能力。
在大眾印象中,阿里巴巴的業(yè)務以電商、外賣、移動支付等C端場景為主,部分用戶可能會使用支付寶理財或高德地圖導航,卻對阿里巴巴的B端業(yè)務不甚了解。
百度指數(shù)顯示,今年1月阿里巴巴的搜索指數(shù)低于騰訊,與字節(jié)跳動平分秋色。若論三家企業(yè)的核心App搜索指數(shù),抖音則遙遙領先,淘寶與微信一度平分秋色,最終還是被后者超越。由于流量低下,阿里其他業(yè)務的卓越表現(xiàn)和實力被網友忽視了。
(圖源:百度指數(shù)截圖)
Canalys數(shù)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國內云服務行業(yè),阿里云服務以36%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第二名華為云的市場份額為19%,第三名騰訊云的市場份額僅16%。第二名與第三名的市場份額相加,也只能與阿里云服務持平。
近期DeepSeek頻頻服務器繁忙,原因就在于數(shù)據中心規(guī)模太小,能夠提供給用戶的算力較少。擁有龐大數(shù)據中心和豐富To B服務經驗的阿里巴巴,能夠為蘋果Apple Intelligence提供堅實的基礎,避免出現(xiàn)服務器無法承載超大訪問量的情況。
其次,阿里巴巴在AI領域的技術實力也不容小覷。在DeepSeek-V3模型誕生之前,阿里巴巴開發(fā)的通義千問Qwen模型才是開源模型領域的翹楚。
前段時間發(fā)布的Qwen 2.5-Max在三方基準測試平臺ChatbotArena的盲測榜單中,力壓DeepSeek-V3、o1-mini等模型位列第七,并且在數(shù)學和編程單項能力方面位列第一。通義千問Qwen模型全球衍生模型數(shù)量已超過9萬,力壓美國互聯(lián)網巨頭Meta開發(fā)的Llama系列開源模型。
(圖源:阿里云百煉截圖)
數(shù)據中心規(guī)模龐大、技術底蘊雄厚,再加上豐富的To B服務經驗,阿里巴巴無疑是蘋果AI業(yè)務在中國的最佳合作伙伴。
騰訊、百度、字節(jié)跳動等企業(yè),自身實力也足以與蘋果合作,但騰訊因蘋果稅問題,已與蘋果發(fā)生多次口角,字節(jié)跳動因Tik Tok問題,也較為敏感。不存在上述問題的百度,The Information稱其在數(shù)據使用方面與蘋果未能達成一致,且蘋果已向百度支付了高達1億美元的費用。
阿里巴巴與蘋果的合作,將加快Apple Intelligence在中國落地的速度,提高iPhone 16系列和iPhone 15 Pro/Pro Max等支持AI功能的機型的競爭力。與中國AI企業(yè)合作對于蘋果而言早已是既定的事實,只是究竟選擇哪家企業(yè),蘋果一直在思考和猶豫。兩家企業(yè)開展合作,阿里巴巴得到的好處可能更大。
坐上蘋果順風車,阿里要梅開二度了?
僅看財報,2024財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阿里巴巴總營收高達9412億元,同比增長8.34%,歸母凈利潤797.41億元,同比增長9.97%,發(fā)展態(tài)勢不錯。然而再看淘天集團的數(shù)據,該財年第四財季營收僅932.2億元,同比增長4%,單財季收入與拼多多差距逐漸縮小,營收增幅則被拼多多甩在身后。
國內電商行業(yè)發(fā)展依然迅猛,受到京東、拼多多兩大電商平臺的沖擊,淘寶、天貓的營收增幅明顯降了下來。究其原因,在拼多多主打低價,京東主打數(shù)碼電子和高端服務,已對淘寶、天貓、淘特形成包圍之勢的今天,淘寶和天貓影響力、曝光率都受到了較大影響。
(圖源:mockup套殼)
與蘋果合作,提高阿里云服務的營收是次要的,關鍵在于阿里巴巴可以通過蘋果的品牌影響力,為淘寶、天貓、支付寶做宣傳。
另一方面,手機加入AI的本質便是為了讓用戶操作手機、完成任務更簡單方便,例如榮耀前CEO趙明便在Magic 7系列發(fā)布會上使用AI助手YOYO點了2000杯瑞幸咖啡。阿里巴巴的AI大模型接入Siri后,當用戶使用AI助手查找、購買某些商品時,也可以優(yōu)先調用淘寶,從而提高淘寶的打開率和用戶從淘寶購買商品的概率。
據市調機構QuestMobile統(tǒng)計,國內大約有2.5億iPhone用戶,未來這些用戶都可能更換為支持AI功能的iPhone,進入阿里巴巴的影響范圍。
(圖源:蘋果)
一旦上億iPhone用戶養(yǎng)成使用AI助手挑選、購買商品及點外賣的習慣,淘寶、天貓、餓了么的市場份額也有機會以極高的幅度飆升。
當然,讓用戶養(yǎng)成依賴AI助手的前提,是訓練出功能豐富且能力強大的大模型,并做好與第三方應用的聯(lián)動和功能調用,實現(xiàn)通過語音指令進入App的二級、三級,甚至更高層級菜單并進行更改,優(yōu)化iPhone用戶購物和點外賣的體驗。
實現(xiàn)這一功能并非易事,讓用戶養(yǎng)成依賴AI助手的習慣也沒有那么容易,但隨著AI技術的進步,AI大模型對于自然語義的理解能力增強,能夠更智能地理解用戶的需求,相信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借助iPhone的品牌影響力、用戶規(guī)模等因素,阿里巴巴將有望回到發(fā)展快車道,改變低端市場被拼多多蠶食,高端市場打不過京東的不利局面。
阿里巴巴牽手蘋果,一場教科書式雙贏
小雷之所以強調阿里巴巴與蘋果合作對于阿里巴巴的影響,是因為蘋果必然會與中國AI公司合作,合作的意義也有太多機構和媒體已進行過分析。
無非是與中國AI公司聯(lián)手后,Apple Intelligence在中國落地,將刺激iPhone用戶更換至iPhone 15 Pro/Pro Max、iPhone 16系列、iPhone SE 4等支持AI功能的機型。尤其是定位較低的iPhone SE 4,最快下周上市,價格相對低廉,將大幅降低消費者購買AI iPhone的成本。
(圖源:雷科技攝制)
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59%的受訪者稱將在1年內更換為支持生成式AI的手機,更有69%的受訪者認為生成式AI的主要價值在于節(jié)省時間,可幫助用戶撰寫文檔、總結內容、在線研究,可見AI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Apple Intelligence加上定位和價格較低的iPhone SE 4,或將幫助蘋果在2025年逆轉銷量連續(xù)下滑三年的局面,實現(xiàn)銷量增長。
借助2.5億iPhone用戶,阿里巴巴也有望提高在C端市場的影響力,以及淘寶、支付寶、餓了么等App的打開率,進一步增強C端業(yè)務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突出拼多多和京東的包圍圈。除了蘋果,阿里巴巴與任何企業(yè)合作,都難以達到同等效果。
蘋果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于雙方皆意義重大,堪稱一場教科書式的雙贏。這兩家企業(yè)的合作,也將增加其他手機廠商、電商平臺、外賣平臺的壓力,受到這場風暴的影響,手機行業(yè)、電商平臺之間更激烈的競爭,正緩緩拉開帷幕。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蘋果與阿里為AI聯(lián)手,最慌的是京東和拼多多?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shù)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