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火爆,將引來人才大戰(zhàn)?
面對ChatGPT的火爆雖然各方的態(tài)度不同,但關注度是非常高漲的,國際市場微軟和谷歌針鋒相對,國內市場百度首當其沖,都在布局自己的ChatGPT計劃,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成為當下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資本市場都是蠢蠢欲動的。
1.ChatGPT的火爆讓人想到了元宇宙
不過,對于這種新興的發(fā)展模式,也引來了一些擔憂,首當其沖的就是有人擔心自己的工作會因為人工智能的越來越成熟,而變得可有可無,最終失業(yè)。此外,還有一些高校已經明顯感覺到學生正在利用這種新興的科技成果來“投機取巧”,比如利用ChatGPT來完成作業(yè),寫論文等等。
因為其擁有龐大的算力支持,再加上閱讀過或者說存儲著海量的信息資源,整合這些資源的能力顯然非常人能及,因此其可以組織出來的語言框架優(yōu)勢變得更加難以甄別,這對于一些取巧的學生來說,正好可以逃避自我的思考和探索。這恐怕也是為何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嚴禁學生使用ChatGPT的原因。甚至一些科技出版物也明確表示,不接受ChatGPT的輔助寫作,包括論文等。
不過,任何科技的進步必然會有一個市場接納的時間差。只是,ChatGPT是不是就是未來一個新興發(fā)展方向,現在下定論也為時尚早。畢竟,此前非;鸨脑钪娓拍睿诮洑v了早期的熱絡之后,如今也有點偃旗息鼓了。尤其是借助元宇宙計劃大干特干的Facebook不惜改名為Meta,但如今元宇宙并非給其帶來收益,相反虧損或者說燒錢還在繼續(xù)擴大,不得不進行大肆的裁員來緩解壓力。
此外,我們也關注到國內的騰訊、今日頭條的元宇宙計劃或者說自己的XR(擴展現實)計劃都或多或少地進行了一些調整,有裁撤,也有關門合并。當初風風火火的元宇宙概念的火爆,也是一大堆跟風者的追逐。如今,幾年過去,互聯網市場并沒有因此就得到徹底的改變。相反,更多的是一種沉寂;蛟S是在錯的時間引入了一個對的概念,如今ChatGPT的熱絡會不會步元宇宙的后塵?誰也說不清楚。
2.席卷ChatGPT的人才大戰(zhàn)已經開始了
當然,即使未來還無法預知,但并不妨礙市場對ChatGPT的追逐。我們看到,對ChatGPT人才的吸引已經開始了。國內除了百度之外,也有更多的企業(yè)跟進了ChatGPT計劃,甚至還有一些創(chuàng)始人高調宣布出資打造中國OpenAI。有傳聞稱,已經有獵頭開出10萬月薪搶人。簡單地說,一些公司開始加大對聊天機器人、智能客服之類的偏NLP方向崗位的投入。
NLP(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是人工智能(AI)的一個子領域。自然語言處理是研究在人與人交互中以及在人與計算機交互中的語言問題的一門學科。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信息抽取、文本生成、問答系統(tǒng)、對話系統(tǒng)、文本挖掘、語音識別和生成、信息過濾、輿情分析、信息檢索、機器翻譯等。
挖人的需求迫切,直接帶來了薪酬的上漲,據悉,原來有3年左右NLP方向崗位經驗的技術人才一般年薪是40-50萬元,但如今已經漲到60-80萬元左右,增長約50%。尤其是值得關注的是,ChatGPT的火爆給互聯網招聘也帶來一個好處,以前技術人才因為近三年獨有的全球困境,都出現了入職不易的尷尬,但是當一項新興科技技術火爆起來的時候,企業(yè)又發(fā)現了技術人才的匱乏是不行的,加大招聘力度就成為一種必然。
3.互聯網技術人才的春天來了嗎?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人工智能相關企業(yè)253.1萬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yè)73.5萬余家,新增注冊企業(yè)增速41.5%。此外,近三年(2020年至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yè)增速均超過40%。
專業(yè)技術人才的市場機會是不是又來了?業(yè)內人士也表示,過去兩年時間內,互聯網領域相關人才招聘持續(xù)低迷。進入2022年,多家頭部互聯網大廠以及人工智能獨角獸相繼傳出裁員消息,招聘規(guī)模都有所收縮。如今,隨著AIGC概念的走紅,不光是自然語言處理(NLP),計算機視覺識別(CV)等周邊方向的技術人員需求都逐漸上升。
可以預測的是,隨著ChatGPT的熱絡,市場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度會進一步釋放,相應的技術人才的需求也會出現新的上漲期,或許幅度會逐漸釋放,但需求的前景是可期的。值得關注的是,目前,ChatGPT的開發(fā)者、人工智能研究機構OpenAI并沒有在中國大陸提供有關ChatGPT的服務,也沒有相應的公司運營。國內公司參與ChatGPT的熱情還是構建在自我參與的基礎上形成的,人才的爭奪也是如此,或許剛剛開始。
原文標題 : ChatGPT火爆,將引來人才大戰(zhàn)?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