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玩家混戰(zhàn)智能音箱市場 勝局難料
前幾天小編去閨蜜家玩,晚上睡覺前她問我明天準備幾點起床。我說:”七點吧,醒了想再瞇五分鐘,七點五分正式起床!
—“小愛同學”
—“哎”
—”明天七點叫我起床!
—“好的,明天七點叫你起床”
—“小愛同學”
—“哎”
—”明天七點零五也要叫我起床!
—“好,知道啦”
我順著聲音的方向看過去,原來是小米家的智能音箱小愛同學。所謂只聞其聲,未見其人說的就是我和小愛同學之間的關系吧。之前只聽過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小米這些廠商都出了智能音箱的產品,從未現(xiàn)場體驗過。這次猝不及防的近距離接觸到小愛同學,打開了小編對同類產品的興趣。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愈發(fā)成熟,廠商紛紛開始涉足依托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終端產品開發(fā)。AI技術的落地帶動了AI產品的研發(fā)。不少廠商開始整合AI能力,推出智能終端產品。而智能音箱憑借其貼近人們生活的特性得以被人們所喜愛,
其實,全鏈條AI技術最先滲透進的場景,正是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多以家庭作為場景,漸漸開始涉足車載,通過對話提供交互式動作和免提激活,為用戶帶來親切感。
作為后手機時代被人們所依賴的智能硬件產品,從目前的發(fā)展情況而言,智能音箱市場上出現(xiàn)了兩種聲音。一方是叫好的,認為提升生活質量,帶來幸福感;另一方則表示,智能音箱不夠智能,反而為生活增添負擔。其實智能音箱是否智能受到多方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響,每個人對于智能音箱的期待不同,使用場景和需求不一樣。就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正向聲音遠遠超出負面。
在早期的智能音箱市場,國外廠商的布局早于國內幾年的時間。最初,亞馬遜憑借Echo的“個人”魅力,掀起來全球智能音箱熱潮。面對智能音箱這片利益紅海,國內外廠商廝殺愈發(fā)激烈。各種智能音箱產品面世,其中曾經紅極一時,亦或是現(xiàn)在還活躍在大眾視野的產品,如谷歌Home、蘋果的HomePod、三星GalaxyHome、華為AI Cube、京東“叮咚”、小米小愛同學、阿里天貓精靈、百度小度智能音箱等。
隨著智能音箱市場的廝殺,廠商開啟價格和流量的爭奪戰(zhàn)。搶占智能音箱市場的關鍵在于感知用戶,既然核心是洞察用戶,顯然在C端擁有高粘性的用戶群體的廠商占據(jù)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比如阿里和百度,最終的勝局讓我們拭目以待。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shù)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