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京東推出百億補貼計劃的宣傳可謂鋪天蓋地,看起來京東這是要奮起反擊了,然而拼多多如今的體量已經足夠大,超越了京東,京東再發(fā)起反擊已經晚了。一、拼多多超越了京東在用戶數方面,早在2021年底
通信 | 2023-03-07 09:30 評論“因為便宜啊,拼多多現在真是太香了”。過去,小王一直以來都是京東的忠實粉絲,從充電器、日用品到大型家電,他都會從京東商城下單。“主打信任和體驗”,他表示在一眾電商中,京東物流的高效、以及對商品質量和服務的保障是令人難以拒絕的優(yōu)點
通信 | 2023-03-07 09:29 評論大家都知道,京東的核心競爭力在 3C、家電與快消品,而這些強勢品類強就強在自營模式下質量和售后服務的保障。百億補貼里,如果這些強勢品類的自營店鋪不參戰(zhàn),那補貼打的就不是真正的價格戰(zhàn),而是通過通過 “轟鳴” 的雷聲、“細小” 的雨點,打個宣傳和心智回歸而已
通信 | 2023-03-07 09:16 評論“因為便宜啊,拼多多現在真是太香了”。過去,小王一直以來都是京東的忠實粉絲,從充電器、日用品到大型家電,他都會從京東商城下單。“主打信任和體驗”,他表示在一眾電商中,京東物流的高效、以及對商品質量和服務的保障是令人難以拒絕的優(yōu)點
物聯網 | 2023-03-07 09:09 評論這幾年蘋果不斷推動印度制造,希望擺脫對中國制造的依賴,然而近期蘋果在印度的一家代工廠發(fā)生大火卻證明了蘋果的這一計劃遭受重大打擊,印度制造根本就無法中國制造。一、印度制造屢屢發(fā)生幺蛾子蘋果推動印度制造已有多年了,然而印度制造卻屢屢發(fā)生問題
電子工程 | 2023-03-07 08:58 評論2023年3月5日,《3D打印周報》第52期,以下是本周3D打印行業(yè)發(fā)生的事情,包括“大事件” “行業(yè)動態(tài)” “趣制造” “融資/上市” “新產品”等內容! 大事件 ——罰款2700萬美元!3D
3D打印 | 2023-03-06 17:25 評論前言:近日,德勤發(fā)布了“2023年科技趨勢報告”。IT 的歷史一直伴隨著交互、信息和計算領域開創(chuàng)性創(chuàng)新的穩(wěn)步發(fā)展。作者 | 方文三圖片來源 | 網 絡趨勢一 透過玻璃:企業(yè)的沉浸式互聯網一代人與數字世界的聯系一直是通過一系列不斷縮小的矩形屏幕來實現的
人工智能 | 2023-03-06 15:23 評論中國有6大國產CPU,分別是龍芯、兆芯、海光、飛騰、華為鯤鵬、申威。但其中龍芯相對而言更受大家關注。一是龍芯目前已經自研出了LoongArch指令集,與MIPS完全沒有關系,是自己100%自研的,這也是中國第一個自研的CPU指令集
電子工程 | 2023-03-06 15:12 評論自從國內某位大佬將手機上加入衛(wèi)星通訊形容為“捅破天”功能之后,這個詞在網上就火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形容詞也確實形象的說明了該功能,只是稍顯夸張罷了,有了開頭的,自然就會有接二連三的后來者,之前高通已經明確表示了支持Snapdragon Satellite的首批廠商,如今聯發(fā)科也要加入進來了
光通訊 | 2023-03-06 15:02 評論“兩會嘮科”是由騰訊科技推出的兩會特別策劃,重點講述中國科技名片。本期與科技云報道聯合出品,聚焦中國量子計算研究成果和相關進展。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量子科技領域的競賽當中,爭奪下一步的技術戰(zhàn)略制高點
人工智能 | 2023-03-06 14:05 評論文/曾嘉怡 彭藝信 楊曉羽編輯/侯煜3月16日,百度將在發(fā)布會上公開自己的類ChatGPT產品“文心一言”。在中國市場,“全民ChatGPT”似乎只差這一哆嗦。ChatGPT可謂“史上用戶數量增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
通信 | 2023-03-06 13:37 評論連伊隆·馬斯克都想要自家的AI聊天機器人。編譯 | 豆豆編輯 | 龔巖自從ChatGPT去年11月發(fā)布以來,該迷你行業(yè)已經打破了科技業(yè)整體的下滑趨勢。幾乎每周都會有基于“大模型”(賦予ChatGPT等AI以智慧的大型復雜算法)的“生成型”AI(人工智能)發(fā)布
人工智能 | 2023-03-06 11:52 評論出 品 | 異觀財經作 者 | 鬼神前鬼近日,微博發(fā)布了2022年第四季及全年財務業(yè)績報告,受宏觀環(huán)境影響,該公司廣告業(yè)務持續(xù)承壓,營收增速持續(xù)放緩,凈利潤暴跌。不佳的業(yè)績表現,直接帶崩股價。事實上,
通信 | 2023-03-06 11:41 評論害怕中國崛起,害怕中國高科技企業(yè)崛起,美國又制裁中國企業(yè)了,這次又有28家企業(yè)被美國列入了“實體清單”進行制裁。而作為國產CPU中最出名的龍芯,這次也被美國列入了“實體清單”,意味著接下來,沒有獲得美國許可的話,龍芯也不能使用美國的技術、設備等等,這個級別與針對華為的級別是一致的
電子工程 | 2023-03-06 10:13 評論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曾說:“我們太忙了,發(fā)展太快了,沒時間收取專利費,當我們不忙的時候,閑下來的時候,會收取一些費用!比缃駚砜,由于受美國自2019年以來的多輪制裁,華為可能“沒那么忙了”,開始有時間收專利費了
通信 | 2023-03-06 09:47 評論那個有被害妄想癥的美國,對中國企業(yè)又下手了。那份特意針對中國的實體清單,又增加了28家中國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包括浪潮集團、龍芯中科、第四范式、華大基因等等。這意味著這些企業(yè),必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才能獲得美國的產品和技術供應,與當初針對華為的是一個級別
電子工程 | 2023-03-06 09:11 評論文/王慧瑩 編輯/李信 時隔三年,伴隨著MWC2023的召開,又到了手機廠商們秀肌肉的時刻。按照慣例,作為通信行業(yè)最大的全球性展會,也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移動通信領域的展覽會之一,MWC一直都是各個手機廠商新品發(fā)布的集中地
通信 | 2023-03-03 17:12 評論2023年ChatGPT爆發(fā)成為科技圈最大熱點,但很多人對其有一些誤解,最常見的誤讀就是將其當成一種全新技術來討論。實際上ChatGPT只是一個產品,其底層技術是已出現好幾年的預訓練大模型技術,基于該技術的AIGC產業(yè)早已爆發(fā),其中AI繪畫應用在2022年就已風靡全球
人工智能 | 2023-03-03 15:41 評論3月1日,微創(chuàng)機器人發(fā)布了“喜報”:2022年營收增長超過850%。不過,公司并未公布具體數字。2021年,公司收入為215萬元。以該數字計算,公司去年收入超1785萬元。面對這一消息,市場并不感冒。3月2日,微創(chuàng)機器人股價收跌7.91%
醫(yī)療科技 | 2023-03-03 15:33 評論“流血”的寒武紀,虧損仍在繼續(xù)擴大。2月28日,寒武紀披露了2022年業(yè)績快報,其中顯示,2022年,寒武紀實現營收7.29億元,同比增長 1.1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達11.66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擴大 41.4%
電子工程 | 2023-03-03 13:5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