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蘋果自動駕駛汽車“復活”?自博弈AI技術能讓它彎道超車嗎?

2025-02-24 09:51
無人車來也
關注

引言

家人們,咱都知道蘋果曾經(jīng)搞了個 “泰坦計劃”,想造一輛超牛的全自動駕駛汽車。

結果折騰了十年,團隊內(nèi)訌、路線搖擺、高管出走,百億美金打了水漂,成了科技圈的“失敗典范”。

誰能想到,這事兒過去一段時間,蘋果汽車居然帶著 “秘密武器”又殺回來了!

無人車來也(公眾號:無人車來也)和大伙兒聊聊這個事!

(參考閱讀請點擊:

《蘋果知難而退?自動駕駛路測提前半年告吹, 造車計劃再遭重大挫折!轉向人工智能?》)

一、蘋果汽車 “重生”,自博弈技術成 “王牌”

2 月 18 日,蘋果公布了自動駕駛技術突破的文件,好家伙,這一公布可不得了。蘋果把自博弈(Self-play)技術用到了自動駕駛系統(tǒng)里,效果那叫一個驚艷。

蘋果靠模擬數(shù)據(jù)生成和自博弈訓練,展示了不依賴大量真實數(shù)據(jù)也能實現(xiàn)高性能自動駕駛的可能。

而且那數(shù)據(jù)簡直嚇人,10 天就生成了 16 億公里模擬駕駛數(shù)據(jù),測試表現(xiàn)直接超過了特斯拉 FSD 和華為 ADS 2.0。

更絕的是訓練成本,暴跌到傳統(tǒng)路測的1/36 萬,每模擬 100 萬公里才花 5 美元。長尾場景覆蓋率提升了 300 倍,系統(tǒng)能處理 99.9997% 的極端情況。

在零樣本測試,也就是沒針對特定城市訓練的情況下,首次進上海陸家嘴就能應對 “中國式過馬路”,這實力沒誰了。

圖源:蘋果文件截圖

這里面的關鍵成果就是 GIGAFLOW 模擬器,簡單來說就是極簡版的世界模型。

在這個模擬器里,不需要編寫場景腳本,也不要人類司機的駕駛數(shù)據(jù),獎勵和處罰規(guī)則也很簡單。

它能同時生成3.84 萬個 “迷你世界”,每個里面最多有 150 輛車和 8 張隨機變動的地圖,模擬各種復雜交通情況。

蘋果也說了,目前模擬訓練還是會出交通事故,大概300 萬公里 1 次,對比國內(nèi)現(xiàn)實中3.5 萬公里 1 次的事故率,雖然現(xiàn)實更復雜,但這成績已經(jīng)很不錯了。

二、自博弈技術,智駕界的 “左右互搏術”

世界模型不新鮮,但蘋果把自博弈技術用在自動駕駛訓練上,那可太絕了。

蘋果就擅長把現(xiàn)有技術重新組合,當年把電容技術用在手機上,就有了改變世界的 iPhone。

那自博弈技術到底是啥?

說白了就是讓 AI 自己跟自己 “打架”,就像武俠里的左右互搏術,越打越強。AI 生成自己的副本或者調用歷史版本當對手,在對抗中找弱點、優(yōu)化策略。

這概念 2024 年才火起來,但訓練思路早在 2016 年 AlphaGo 和 2017 年 AlphaZero 上就用過了。就說 AlphaGo 擊敗李世石,就是靠自博弈技術,跟自己的歷史版本對戰(zhàn),最后有了超越人類的策略。。

圖源:AI生圖蘋果把這邏輯搬到自動駕駛上,在 GIGAFLOW 虛擬世界里,數(shù)萬個 “AI 司機” 24 小時不停對抗,模擬各種復雜情況,讓自動駕駛系統(tǒng)快速進化。

蘋果還說,自己的系統(tǒng)不依賴激光雷達,只靠視覺系統(tǒng)就能達到 L4 級自動駕駛水平,這可是基于 16 億公里模擬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證明純視覺方案結合虛擬訓練是可行的。

以前激光雷達被當成高階自動駕駛的 “眼睛”,全球投了超千億美元,現(xiàn)在看來,純視覺方案 + 超級算力或許才是終極答案。

三、蘋果汽車的未來之路,該咋走?

蘋果在自動駕駛技術上有突破,說明它還沒放棄 “上車”。網(wǎng)友推測,蘋果未來可能有三條路可走。

一是和傳統(tǒng)車企合作,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比如跟寶馬合作,把技術融入寶馬車型,給消費者更好的駕駛體驗。

二是把技術應用到智能交通系統(tǒng),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門合作,優(yōu)化交通流量、減少擁堵,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

三就是重啟造車計劃,不過這可不容易。

現(xiàn)在華為和小米在造車領域已經(jīng)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華為全棧自研 + 生態(tài)整合,ADS 3.0 實現(xiàn)無圖城區(qū) NOA,覆蓋全國主要城市,日均學習數(shù)據(jù)量 3500 萬公里,和車企深度綁定,2024 年問界系列銷量超 50 萬輛,還計劃 2025 年推出 L3 級系統(tǒng)。

小米則是爆款流量 + 快速量產(chǎn),SU7 首月訂單破 10 萬,月訂單穩(wěn)破 2 萬,智駕激活 88%,2025 年預計投入 300 億元研發(fā),工廠自動化率超 75%,供應鏈管理接近特斯拉水平。

蘋果要是現(xiàn)在進場,華為和小米已經(jīng)有了用戶認知和渠道網(wǎng)絡,蘋果得重新?lián)屖袌龇蓊~。而且蘋果沒整車制造經(jīng)驗,自研的話得解決產(chǎn)能和供應鏈問題。

中國市場競爭這么激烈,特斯拉、比亞迪、蔚小理都有先發(fā)優(yōu)勢,蘋果得面對價格戰(zhàn)和本土化挑戰(zhàn)。

不過蘋果也不是沒機會,關鍵看它選華為路線還是特斯拉路線,是做服務商還是主機廠。要是選前兩條路,還有機會切入,要是頭鐵選親自造車,那可就難了。

總之,無人車來也(公眾號:無人車來也)認為,蘋果的自博弈技術確實厲害,給它撕開了一道口子,但造車是場馬拉松,特斯拉 18 年才盈利,華為燒了百億才站穩(wěn),小米也還得面對產(chǎn)能爬坡。技術強也沒用,市場可不慣著遲到的人。蘋果 “重啟” 能不能成功,就看庫克是想做生態(tài)編織者,還是冒險當造車 “孤勇者” 了。

親!你說呢?

參考文獻:雷科技《蘋果自動駕駛文件公開 自博弈技術會成智駕DeepSeek嗎》

       原文標題 : 蘋果自動駕駛汽車“復活”?自博弈AI技術能讓它彎道超車嗎?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wǎng)
    獲取更多精彩內(nèi)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