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眼回望] 數字里的2024:突破與回調
文/郭楚妤
編輯/cc孫聰穎
2024年,全球經濟格局瞬息萬變,地緣政治動蕩加劇,全球供應鏈波動,各國貨幣政策變化:日本央行首次加息,美國美聯(lián)儲開啟降息周期。隨著數字經濟全面融入經濟金融體系、政策領域,國際貨幣體系面臨重塑態(tài)勢。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推動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對勞動力、資源配置產生影響。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與此同時,全球的經濟增長分化明顯,整體呈現(xiàn)不均衡的發(fā)展趨勢,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增速明顯快于發(fā)達經濟體,地區(qū)、國別之間增長分化明顯。2024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fā)布報告,顯示2024年亞太地區(qū)經濟增長預測值上浮至4.6%,對全球貢獻約60%。非洲開發(fā)銀行預測非洲經濟增速3.7%,世界銀行預計拉美加勒比地區(qū)在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為1.9%。中東多國經濟受挫,土耳其二三季度經濟分別下滑2.4%、2.1%。以色列央行預測其GDP增長0.5%,遠低于早前預估的3%。
對于2024年全球經濟而言,變化是永恒的主題。在宏觀層面和各個細分行業(yè),變化不斷涌現(xiàn)!度A爾街科技眼》用數據呈現(xiàn)2024最直觀的變化。
1.2024年A股成交額創(chuàng)下新紀錄,累計成交258.37萬億元
2024年,A股創(chuàng)下年度總成交量新紀錄,打破了2021年A股257萬億元紀錄。
其中,上證指數全年上漲12.67%,收報3351.76點。深證成指、創(chuàng)業(yè)板指分別上漲9.34%、13.23%。其中,科創(chuàng)50指數漲幅最高,全年上漲16.07%。其次為上證50指數,全年上漲15.4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A股漲幅前20位的上市公司中,五家來自電子行業(yè)。依據申萬行業(yè)分類標準(2021)以及Wind數據可知,2024年分行業(yè)中成交額最高的為電子行業(yè),占比13.7%,年內總市值增長21.7%。
其中,寒武紀-U漲幅達到387.6%,成為“牛股”。寒武紀專注于研發(fā)國內AI芯片,其研發(fā)產品ASIC芯片針對AI算法設計,市場表現(xiàn)與AI應用掛鉤。這得益于2024年人工智能以及AI眼鏡、智能家居、智駕等應用的發(fā)展,AI芯片需求增加。
2.韓國飛機失事航空公司曾多次受到行政處罰,五年間繳納罰款金額37億3800萬韓元
2024年12月29日,韓國濟州航空7C2216在位于韓國全羅南道的務安機場著陸時,偏離跑道后撞上機場圍墻,該事故導致175名乘客和駕駛員、客艙乘務員各2人等共179人遇難。
根據韓國媒體《每日經濟》報道,濟州航空因違反法規(guī)受到韓國航空當局的行政制裁最多,行政處分9次,曾在五年間繳納罰款金額37億3800萬韓元(約合1856萬人民幣),也是韓國境內罰款金額最多的一家航空公司。其他被罰航空公司易斯達航空、德威航空、大韓航空、韓亞航空罰款金額均未超過30億韓元。
濟州航空JEJUAIR,自2005年成立,并于2015年在韓國證券交易所上市,是韓國規(guī)模較大的廉航公司,是濟州特別自治道(濟州島)和愛京集團的合資企業(yè)。濟州航空主要運營基地設在濟州國際機場(CJU),主要提供韓國境內濟州島往返的國內航班以及國際航班。
圖:《華爾街 科技眼》作者樸晉澤攝于韓國
根據韓國《每日經濟》報道稱,1月1日,據金融監(jiān)督院電子公示系統(tǒng)透露,濟州航空向顧客銷售機票后收到的預付款規(guī)模約為2606億韓元(約合12.98億人民幣),這是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LCC)中規(guī)模最大的。相比排在第二位的德威航空(1843億韓元)多出41.6%。
自2024年12月29日在韓國務安機場發(fā)生空難后,濟州航空機票預約取消接連不斷。根據濟州航空統(tǒng)計,從12月29日到30日下午1點,濟州航空機票取消件數約為6.8萬件。
3.全球5000家科技企業(yè)中,542家裁員151484人
根據Layoffs.fyi追蹤全球5000家科技企業(yè)數據統(tǒng)計 ,2024年全球科技企業(yè)中已有542家科技企業(yè)裁員151484人。
其中,英特爾裁員15000人。2024年8月1日,在公開了第二季度財報后,英特爾首席行政官Pat Gelsinger在員工信中表示,當前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沒有充分受益,公司的成本結構在新的運營模式下不具備競爭力,希望通過裁員提高公司運營效率,并計劃2025年縮減成本100億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英特爾收入為 128 億美元,同比下降 1%,凈虧損16.54億美元,而2023年同期凈盈利14.73億美元。
圖片來源:Layoffs.fyi
此外,2024年4月15日,特斯拉內部信表示,將裁員10%,裁員人數達14000人。與此同時,特斯拉兩位高管表示將離開特斯拉。2024年1月,SAP裁員8000人,3月戴爾裁員6000人,而思科分別在2024年2月、8月裁員4250人、5600人。
不少科技公司在經濟增長放緩的形勢中嗅到危機,而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行業(yè)競爭加快,企業(yè)計劃縮減開支,優(yōu)化運營體系以求生存。
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的數據,到2023年,用于汽車應用的半導體占5300億美元半導體市場的15%左右,高于2020年的8%。除了歷史悠久的美國、歐洲和日本制造商,高通和英偉達也進入了自動駕駛系統(tǒng)市場。
4.2024年,比亞迪銷售乘用車4250370輛
2025年1月1日,根據比亞迪最新的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比亞迪全年累銷4250370輛,同比增長41.26%。拿下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冠軍。
其中,海洋、王朝系列仍為比亞迪銷量基本盤,2024年12月銷量達47萬。同月方程豹銷售11418輛,銷量首次破萬,同比增長124.5%。其中,豹5銷售6406輛,同比增長26%;豹8銷售5012輛,環(huán)比增長103.5%。
回顧2024年比亞迪汽車銷售,“低價”“技術發(fā)展”是關鍵詞。2024年上半年,比亞迪陸續(xù)推出多款榮耀版王朝和海洋系列車型,同時喊出“電比油低”策略搶奪油車市場,淡季仍保持銷量增長態(tài)勢。2024年5月,比亞迪又陸續(xù)推出e平臺3.0 Evo、第五代DM混動等“黑科技”,并搭載新款車型宋Pro DM-i、海獅05 DM-i、海豹07 DM-i、宋L DM-i、新款宋PLUS DM-i等。下半年,比亞迪銷量持續(xù)高速增長,陸續(xù)在9月突破40萬輛、10月突破50萬輛。在2024年11月就完成了年初目標——“2024年銷量20%增長”。
2024年,比亞迪插電式混動技術升級,銷量也給出滿意答卷。2024年11月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為305,938輛,同比增長132.83%。與此同時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198,065輛。
5.地平線上市僅兩個月,合作車企及品牌已有40家
根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公司地平線Horizon Robotics官網頁面顯示,該公司現(xiàn)在全球范圍內的合作車企及品牌超過40家,其中包括了中國前十大車企。
2024年10月24日,地平線機器人,結束了長達7個月的IPO發(fā)行審核階段,正式登陸港股(股票代碼:9660.HK),發(fā)行價3.99港元/股,全球發(fā)行13.55億股,扣除發(fā)行費用2.65億港元,募資凈額為51.42億港元。(詳情見:676億地平線港股上市,要與英偉達、華為搶市場)
同時,根據招股書,自2015年成立以來,地平線先后獲得11輪融資。投資者包括比亞迪、上汽、廣汽、長城、英特爾、寧德時代、高瓴資本、紅杉資本、黑石等,總計融資2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8億元),IPO估值達到近600億元,成為今年港股最大的科技IPO。(詳情見:676億地平線港股上市,要與英偉達、華為搶市場)
地平線上市,預示了新一輪的智駕科技公司的上市熱潮。2024年10月25日,文遠知行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11月,福瑞泰克在港交所上市、小馬智行在納斯達克上市;12月,佑駕創(chuàng)新在港交所上市。此外,去年10月前,速騰聚創(chuàng)、黑芝麻智能、縱目科技等企業(yè)掛牌港股市場。
6.2024年,拼多多法務處理法律糾紛46364件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4年,拼多多法務處理法律糾紛46364件,被告案件為45323件。其中,侵害商標權糾紛12869件,侵害作品發(fā)行權糾紛11879件,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5138件。而同為電商企業(yè),天貓(浙江天貓網絡有限公司)2024年處理法律糾紛3094件,京東僅為1458件。
而早在2024年2月,拼多多就因一起天價訴前員工的競業(yè)禁止案進入公眾視野。微博用戶“碼代碼的喵2018”在網絡上公開維權,表示自己遭到拼多多濫用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并被索賠450萬的天價競業(yè)限制違約金。
此事件引發(fā)關注的同時,不少自稱拼多多前員工的網友也表示有同樣遭遇。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的張晉芳、周燦兩位律師微博發(fā)文表示決定正式代理相關案件,并提出:“競業(yè)協(xié)議本非惡器,但不應該被個別企業(yè)、某些大廠濫用成囚困年輕打工人和基層勞動者的惡器。”
此外,拼多多首創(chuàng)“僅退款”政策也讓不少商家感到頭疼。尤其在雙十一等購物節(jié)期間,“羊毛黨”“吃貨群”頻出,惡意“薅羊毛”行為黑產化。(詳情見:“僅退款”滋生惡之花:“薅羊毛教程”火爆黑產迭出)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4年,拼多多處理網絡服務合同糾紛以及買賣糾紛案件4966件。(詳情見:“僅退款”滋生惡之花:“薅羊毛教程”火爆,黑產迭出)
7.車用芯片占芯片總使用量的15%,車規(guī)芯片國產率已經達到15%
隨著電動車的不斷智能化、電動化,對于芯片的需求量也上升。有數據顯示,電動汽車所需芯片數量為燃油車的兩倍。研究機構 Gartner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半導體產品銷售收入總額為5330億美元,汽車應用中使用的半導體產品約占市場的15%。Future Horizons 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分析師馬爾科姆·佩恩 (Malcolm Penn) 預測,2025年芯片市場將增長 5% 至 11%。
《華爾街日報》報道顯示,2024年,我國國內車規(guī)芯片國產率達到15%,并有望進一步提升。近年來,汽車芯片國產率不斷增加。2019年,我國自主汽車芯片產業(yè)規(guī)模僅占全球的4.5%;2022年芯片自給率不足10%,國產化率僅為5%。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根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數據,2023年全球汽車芯片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達到670億美元,根據近五年復合增速10.15%估算,2024年全球汽車芯片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758億美元,占比約為30%。在此背景下,中國車企持續(xù)加大研發(fā)力度,2024年12月,長城汽車與南京江北新區(qū)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其培育的RISC-V車規(guī)芯片設計公司紫荊半導體落戶該區(qū)。蔚來、小鵬分別于2024年7月、8月宣布其自主研發(fā)的芯片成功流片。上汽、吉利、東風等車企也規(guī)模化地投資芯片產業(yè),布局核心技術自主化路線。
8.2024年“雙11”購物節(jié),全網成交額14418億
星圖數據顯示,2024年雙十一全網成交14418億,589個品牌成交過億,同比去年增長46.5%。其中蘋果、海爾、小米、耐克、五糧液等45個品牌成交額突破10億。
電商平臺用戶數量不斷增長。購物節(jié)當天,天貓宣布此次用戶規(guī)模達到歷史新高。淘寶88VIP會員下單人數同比去年同期增長超50%,并保持雙位數增長速度。淘寶百億補貼累積下單人次也同比增長50%。
然而,2024年,對于電商行業(yè)而言,受到的壓力更為突出。拓瑞數據分析顯示,中國電商市場2024年綜合電商銷售額、全網銷售總額降低,直播電商銷售額增加,但增速放緩,面臨增長壓力。
同時,直播行業(yè)“去頭部化”趨勢明顯,網紅帶貨遭遇口碑危機,市場對于商品品質、直播專業(yè)性和平臺保障的要求提高。拼多多“僅退款”規(guī)則引發(fā)產業(yè)性“薅羊毛”,商家利益不保。電商出海受阻,競爭加強。拼多多跨境電商Temu在美國與亞馬遜Haul競爭低價市場,Temu、Shein被越南政府叫停。阿里巴巴國際數字商業(yè)集團(AIDC)虧損狀態(tài)下仍加大對跨境電商投入以搶占市場。(Temu迫降,中國跨境電商“隨意行”受阻)
9.2024年第二季度,全國旅行社入境旅游接待1894210人次,同比增長約345%
2024年,國家出臺互免簽證和中國單方面免簽政策,出入境旅游發(fā)展迅速。僅在2024年第二季度,全國旅行社入境旅游接待1894210人次,同比增長約345%。
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據,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共計2921.8萬人次,同比增長86.2%。其中,通過免簽入境的外國人達到1744.6萬人次,同比增長123.3%。
同時,在2024年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fā)布公告,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同時新增21個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并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qū)域,從19個。▍^(qū)、市)增加至24個。▍^(qū)、市)。政策適用于全球54個國家的符合相關條件的公民。攜程數據顯示,享受過境免簽政策的54國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89%。
免簽政策加快推動跨境人員流動、出入境旅游發(fā)展,國內旅行社產業(yè)也順勢迎來增長。2024年12月24日,文旅部發(fā)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全國旅行社統(tǒng)計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第三季度全國旅行社總數為62766家。同時,2024年前三季度,國內出游人次42.37億,比上年同期增加5.63億,同比增長15.3%。
2024年,“China Travel”成為新的海外旅行潮流。過境免簽政策促進入境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也拉動餐飲、住宿、出行、零售消費等相關行業(yè)增長。不少入境游客記錄自己的中國旅游日常,發(fā)布在海外社媒上,形成了新的互聯(lián)網文化交流形式,加強了中國本土文化的傳播。
原文標題 : [科技眼回望] 數字里的2024:突破與回調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