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242.72億,業(yè)務增速下滑,商湯科技為何流血上市?
近日,商湯科技即將進行港股IPO,AI亞洲四小龍一哥的業(yè)務業(yè)績終于能夠一窺究竟。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商湯科技營收分別是18.53億元、30.26億元、34.46億元和16.52億元,三年版的營收為99.78億元。
相比2019年63%的同比增速,2020年商湯科技營收明顯放緩,同比為13.88%,值得關注的是商湯科技近半收入來自智慧城市。
招股說明書顯示,智慧城市業(yè)務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分別產(chǎn)生28.6%、41.9%、39.7%及47.6%的收入。公司的核心客戶,是正在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各級政府。
商湯科技過去三年半,毛利潤分別為10.47億元、17.19億元、24.32億元和12.05,相比2019年64%的增速,2020年同比增速41%,凈利潤增速也明顯放緩。
毛利率方面,商湯科技2019年毛利率為56.8%,2021年毛利率增長到73%,毛利率增長可觀。
商湯科技三年半虧損分別達到34.33億元,49.68億元,121.58億元和37.13億元,20年虧損增速超過200%,三年半合計虧損242.72億元。
商湯科技成立以來,其已獲得 12 輪融資,總融資金額達 52 億美元,包括 指軟銀、春華、銀湖資本、IDG、國調基金、上海國際集團、賽領及鼎暉領投。
此次招股并未未披露具體募資金額。按計劃,此次募集資金的 60% 用于增強其研發(fā)能力,15% 用于業(yè)務擴展,15% 用于尋求戰(zhàn)略投資及收購機會。
商湯科技成立于2014年,自主研發(fā)了國內第一的深度學習平臺和超算中心,推出的人工智能技術有自動駕駛、增強現(xiàn)實、面部識別、圖像識別、物體識別、文字識別、醫(yī)療影像分析等。
商湯科技主要業(yè)務分為智慧商業(yè)、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板塊,商湯智慧城市操作系統(tǒng)解決方案已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
招銀國際證券評價商湯科技時說到,商湯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軟件算法的積累,在座艙和自動駕駛中有很多細分場景,商湯可以利用自身在算法上的長期積累快速切入。
但是汽車行業(yè)的轉換成本高,因此對硬件可靠性及適配有很高要求,目前車企更加關注硬件方面的可靠性,而且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兩大領域也將成為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傳統(tǒng)車企在這個階段肯定不會拱手相讓。
同時,當前AI行業(yè)競爭激烈,不僅谷歌、百度、華為等公司大手筆投入,橫掃AI各個應用場景,尤其對于車載場景都在細致深耕。商湯相對而言,在資本實力、技術積累、場景數(shù)據(jù)、供應商上下游把控上都處于相當不利的位置。
和其他急于上市套現(xiàn)的AI公司一樣,商湯身處激烈的紅海行業(yè),機構融資已經(jīng)到頂,只能依賴公開市場股民的支持,上市才能求生。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