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新業(yè)態(tài)不可染舊習,兩個輪子上的中國卻無處安放

2021-12-02 09:18
衣公子的劍
關注


回望ofo的商業(yè)鬧劇,資本的功利和貪婪難辭其咎。這些年,風險投資逐步變成一場無聊的堆錢游戲,輸和贏愈發(fā)取決于錢堆得有沒有對手高。以至于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燒錢→洗牌→壟斷→合并→估值水漲船高”——游戲的方向逐漸變得簡單粗暴又賭性十足。大背景下,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和創(chuàng)業(yè)者心態(tài)也在漸漸扭曲。從團購到打車,最后在共享單車的商業(yè)實踐上,這種扭曲和變形被演繹到了極致。

此外,互聯網巨頭的利益算盤也貫穿始終。除了,騰訊系和阿里系的老戲碼,新晉巨頭滴滴為了穩(wěn)固自己在智慧出行江湖的絕對領導力,也是奇招頻出。ofo內部的veto right(一票否決權),既是各方利益斡旋的前提,也是ofo出路的死穴。

除了將整個自行車產能逼向低端化,共享單車也帶來了巨大的資源浪費。

《人民日報》頭版文章《新業(yè)態(tài)不可染舊習》提到,“今年全國預計投放近2000萬輛單車,如果全部報廢將產生廢金屬近30萬噸,相當于5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痹趨菄碌臄z影作品《無處安放》中,報廢和過度投放的共享單車擠滿屏幕,密密麻麻,令人心悸。

吳國勇攝影作品《無處安放》

蔚來汽車董事長、摩拜的最重要的投資人李斌對《商業(yè)周刊/中文版》坦言,“我們的初衷是渴望節(jié)約資源,但最終發(fā)現卻在浪費資源。這讓我有點無奈”。

如今ofo拖欠退押金,排隊等待退押金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人,已經整整1年有余,一度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ofo回歸新聞頭條的方式異常清奇。

幾天前,上線了新的退押金方式,簡單來說,押金轉到“天天返利”賬戶,用戶額外掏錢購物,滿足條件后,退還一部分押金。不過,這樣的方式機關算盡,套路滿滿。稍加計算會發(fā)現,如果要退回自己99元/199元的押金,至少要在ofo消費千元以上。用戶如果沒有研究透,很可能不但押金退不出來,還要再賠進去一筆消費。

中國的用戶真的好卑微,“不用排隊就能退押金”竟然也能成為一種值得宣傳的賣點?

如今,無論是注冊地理想國際大廈,還是消費者排隊登記押金的互聯網金融中心,ofo突然之間人去樓空。嘗試撥打官網電話,顯示正忙;撥打注冊時的電話,已經欠費。

外界聽不到戴威和ofo一點主動的消息。

因為經過多輪融資。ofo的董事會匯集了中國最頂級的互聯網商業(yè)力量,騰訊、阿里、滴滴。我們無法得知這家明星企業(yè)的董事會上如今還有怎樣的爭執(zhí)和反思。我們能看到的是,ofo不但沒有破產清算,反而繼續(xù)透支著中國企業(yè)家的信用和誠信。

資本的浮躁、巨頭游戲、國人的陋習,一起造就了這場驚天鬧劇。一輛單車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照妖鏡。


在陷入困境之前,ofo被認為是中國獨角獸中的佼佼者。根據多家機構多種口徑的統計,中美兩國獨角獸的數量、估值已經非常接近,而且遙遙領先第三位的印度。在為中國科技新貴取得成績感到驕傲的同時,也應當指出當中的隱憂。

比如,在交通出行領域,中國獨角獸的業(yè)務類型是共享出行、二手車交易,而美國獨角獸除了共享概念之外,還有無人駕駛、高端制造。更明顯的是在醫(yī)療健康領域,平安好醫(yī)生、春雨醫(yī)生、掛號網業(yè)務主營業(yè)務模式是在線問診、掛號等服務,還沒有涉及治療、生物工程等科技層面,而美國獨角獸Samumed等已在高端制藥、生命科學等核心領域突破。換言之,中國的獨角獸更側重“消費模式的創(chuàng)新”,而美國獨角獸更側重“精尖技術的突破”。

歷經瘋狂的共享單車背后是一個大而不強的中國自行車制造。當然,商業(yè)的發(fā)展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我們沒必要故作高論,拔高某個領域的得失,刻意哀嘆。從某個角度,自行車工業(yè)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中國永遠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去精心造出一輛好的自行車了。

曾經上海街頭的“自由車”被當做個體平等、國民革新的希望,我們期待他越來越多。后來城市街頭的自行車像蝗蟲一樣泛濫成災,每每望及,提醒我們這個國家頂級學府、言辭鮮麗的商業(yè)精英,也可以成為毫無擔當、縮頭烏龜一樣的老賴。

車輪悠悠,碾壓往前。

[1]徐濤 《自行車與近代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

[2]徐濤《上海民族自行車產業(yè)研究(1897-1949)》

[3]溥儀《我的前半生》

[4]武力《產業(yè)與科技史研究. 第一輯》

[5]中央電視臺紀錄片《尋找潘德明》

[6]李思誼 江曉川  《從垂暮到瘋狂:單車小鎮(zhèn)的一夜復活》 棱鏡

[7]財經 《ofo劇中人:我不愿謝幕》

[8]前瞻產業(yè)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自行車制造行業(yè)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9]分析報告》

[10]ofo小黃車《ofo小黃車在哈佛大學到底干了些什么?》

[11]創(chuàng)哥 《700bike慘痛教訓:所有自嗨型創(chuàng)業(yè)者 三年內必死!》

[12]藺麗爽 《鳳凰飛鴿等自行車不達標 國產車落后洋品牌10年》 北京青年報

<上一頁  1  2  3  4  5  6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