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5G之爭開啟:美國人的5G戰(zhàn)略

2019-04-22 11:11
來源: 億歐網

5G包括什么,主要哪些公司?

美國的公司仍是5G技術發(fā)展和部署上的有力參與者,但是現在美國和他的盟友正在遭受來自中國的挑戰(zhàn)。

在核心電信網絡設備制造商的競爭中,美國的公司已經不在其中。四家主導市場的,滿足5G技術核心網絡技術制造商沒有一家來自美國。未來核心網絡設備商的選擇將會在歐洲的安全合作伙伴(愛立信、諾基亞)和中國(華為、中興)之中。

對于5G而言,電信公司最終將不得不轉向5G Core(5GC)新標準定義的新的硬件和軟件基礎設施。目前,市場領導者是愛立信和華為(占據60%的市場份額),其次是諾基亞、思科和中興。中國企業(yè)終于在5G競爭中開始有了姓名。

事實上如果我們看現如今的5G關系網,中國正悄無聲息地在過去的美歐強勢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美國擁有眾多5G專利、在4G取得絕對領先地位并和“安全合作伙伴”圍堵的時期,中國企業(yè)的進步確實肉眼可見。

路由器和交換機市場目前由思科、華為、諾基亞和瞻博主導,這些公司占據了90%的市場份額。思科、瞻博和諾基亞都宣布了為下一代核心網絡部署5G路由器的計劃。

華為和三星也宣布了面向固定5G用戶的5G兼容edge路由器。其他路由市場參與者包括愛立信、HPE、織錦、科氏、富士通、NEC和ZTE.7路由器和交換機依賴于網絡處理器。

2016年,英特爾和博通引領網絡硅市場,其他參與者包括HiSilicon(華為所有)、高通、TI、Global Foundry、Xilinx、Cavium、思科、愛立信和Marvell。網絡硅的制造主要在臺灣(2016年占48.67%)和中國大陸(17.11%)進行。

以太網交換機是最常見的網絡交換機類型,思科占有50%的市場份額,其次是華為(10%)、Arista(6.6%)、HPE(6.5%)和Juniper(3.8%)。然而,以太網交換機的市場可能會被“白盒”路由器使用基于云計算的軟件的通用低成本硬件)所取代。許多科技公司已經在他們的數據中心使用了白盒交換機,有傳言稱亞馬遜也在考慮向外部客戶銷售自己的白盒交換機。

但西方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還是十分明顯。西方公司在5G研發(fā)方面的支出通常超過中國競爭對手,擁有的5G專利數量是中國的10倍。中國企業(yè)仍依賴西方企業(yè)提供最先進的5G組件技術。同時,在5G關系網中的大部分模塊里,美國和歐盟仍占據主要份額。

全球5G設備供應鏈極其復雜,與中國供應商的聯系是不可避免的。諾基亞和愛立信都與中國子公司、合資伙伴以及中國企業(yè)(許多與政府有聯系)成立了合資企業(yè),開發(fā)和制造5G設備,并與中國電信競爭網絡部署合同。許多美國制造商在中國有設計和制造中心,或者與中國公司合作,為他們的5G設備提供組件或軟件。中國企業(yè)也是如此:華為已與270多個國際合作伙伴合作開發(fā)5G應用。

美國對5G的戰(zhàn)略

美國對5G的戰(zhàn)略和觀點,主要有兩種手段:

第一,確保美國企業(yè)能夠繼續(xù)創(chuàng)新和取得先進技術,在海外公平競爭。美國和“志同道合”的公司通常在5G研發(fā)上的投入超過中國競爭對手,且美國擁有的5G專利是中國的10倍。中國企業(yè)仍依賴西方企業(yè)提供最先進的5G組件。

第二,與“志同道合”的國家開發(fā)一個通用的方法來應對5G安全問題。美國無法獨自應對5G挑戰(zhàn)。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美國成功挑戰(zhàn)中國的產業(yè)政策,是與盟國合作完成的。

美國的另一個任務是找到方法來“拉攏”尚未決定的國家。

華為的電信網絡成本比它的競爭對手低20%到30%。并且,華為還為外國客戶提供租賃或貸款條件。它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能夠獲得政府資金。中國政府支持華為既有戰(zhàn)略原因,也有商業(yè)原因。許多國家將被大幅折扣所吸引。不購買華為產品意味著,國家要為安全問題支付“溢價”。美國將需要鼓勵其他國家支付這種安全溢價,同時也要做好美國不可避免的會使用華為提供的產品的準備,要決定如何在使用中國網絡設備的國家安全地通過電信網絡連接和通信。

美國不需要復制中國圍繞政府建立的5G,但5G確實需要在研究上大量投資并采取一種全面的方法來打擊非關稅貿易壁壘。奪取5G的領導地位要求美國制定更廣泛的技術競爭政策,建立工程和技術人才隊伍,同時支持私人和公共研發(fā)。美國還需要確保美國公司不受其他國家為獲得競爭優(yōu)勢而進行的反壟斷或專利侵權調查的阻礙。

20世紀、鋼鐵、煤炭、汽車、飛機、船舶等大體量物品的生產能力是國力的體現。今天,國家安全和國力衡量的基礎不同了。創(chuàng)造和使用新技術的能力是經濟實力和軍事安全的直接體現。技術,以及創(chuàng)造新技術的能力,是信息時代動力的基礎。5G作為新數字環(huán)境的基石,是新競爭的焦點,美國在這一領域處于有利地位,如果不采取行動,就無法保證成功。

結語

5G之爭,除了企業(yè)之爭,其實也是國家之間在技術發(fā)展和經濟增長權益上的競爭。美國政府在5G上試圖“確保沒有一家美國公司會依賴中國設備制造商提供5G基礎設施”的保護主義令人嘆息。我們從來沒有逃避國際化,也不畏懼公平、公正的商業(yè)競爭。但美國所謂的5G戰(zhàn)略,確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