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又言在印度投資建廠,還是瞄準了低端iPhone制造能力嗎?
眾所周知,在上一輪“撤離”中國市場的“高峰期”,富士康也是率先表示要在美國本土和印度投資建廠的代工商。但是進展都是很不如人意。無論是美國還是印度市場,都沒有給富士康帶來什么高效的回饋。相反,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特斯拉在中國上海建造超級工廠的效率,以及輻射中國市場的銷售能力,讓全球都為之咋舌,效率之高,收益之大,產能之快,超出了馬斯克的預期,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之熱,直接助推了特斯拉的市值,以及馬斯克的個人財富。
由于特斯拉上海的建造速度以及在中國市場的熱銷,特斯拉如今已經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馬斯克的身價直線暴漲。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周五馬斯克的身價增加了61億美元,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七大富豪,排名超越了股神巴菲特。馬斯克擁有特斯拉20.8%的股份,其所持股份價值不到600億美元;同時,他是商業(yè)航天公司Space X以及隧道公司Boring Company的主要股東,前者的估值已經超過300億美元。
在這種時期,富士康為何還要加大在印度建廠投資力度呢?況且,在疫情期間,富士康的真正制造能力還是在中國大陸市場率先復蘇,并且直接給蘋果等公司帶來產能的支持,無論是新一代iPhone SE的發(fā)布,以及即將發(fā)布的iPhone12系列,都需要來自中國市場的支持以及富士康中國制造的鼎力相助。有意思的是,這時候,富士康卻又開始琢磨著去印度投資建廠了。要知道,此前富士康在印度建廠的效率和效益并不明顯,甚至可以說,并不是一次有效的投資。那么,為何在印度市場并未取得應有的效率和效果,富士康還要去印度建廠呢?
我們觀察有幾方面的可能:其一是蘋果施壓?眾所周知,在上一輪的撤離中國制造的時期,蘋果也是“幕后的推動者”。因為市場有消息稱“蘋果公司強烈要求其客戶將一部分iPhone生產轉出中國!边@對富士康來說無疑是不敢得罪的最重要的客戶,富士康的主營就是來自于對蘋果產品的代工,如今,既然“主家”要求了,那么必須要出去了。據悉,富士康計劃投資最多10億美元擴建印度南部的一家iPhone組裝廠。
其二是商人的逐利性。郭臺銘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對于市場的把握就是哪里有利益就撲向哪里。據悉,富士康計劃在未來三年內陸續(xù)投資印度Sriperumbur工廠,這座工廠開設在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位于金奈以西約50公里,負責生產iPhone XR手機。尤其是印度市場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制造產業(yè)落戶印度,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優(yōu)惠措施。印度不久前啟動了一項66.5億美元的計劃,為5家全球智能手機廠商提供在印度國內建立或擴大生產的激勵措施。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啟動了“印度制造”計劃,希望在中國制造之后,能夠成為一種新興的制造力量崛起于全球市場,因此推出了一些優(yōu)惠舉措來吸引像蘋果這樣的國際巨頭。如果富士康能夠在印度建廠成功,那么目前在中國生產的一些iPhone機型也將轉到Sriperumbur工廠生產。據悉,富士康計劃在該廠增加約6000個工作崗位。另外,富士康還在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經營著另一家工廠,這座工廠為小米等公司代工生產智能手機。主要生產蘋果公司的低端產品。此外,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上個月也表示,該公司將加大在印度的投資。
其三是富士康自身瓶頸難以突破。眾所周知,富士康的主營就是來自于為蘋果公司的代工,雖然自己也推出了合作手機品牌,和諾基亞的收購方進行合作,在功能機等方面進行低端產品的制造,希望能夠打通一些低端市場的需求。但收益如何,相信也不會太高,要知道富士康的業(yè)績已經出現了不小的下跌。雖然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疫情帶來的,但其過于單一的主營結構也注定了遭遇了發(fā)展的瓶頸和天花板。富士康在新興市場開始嘗試建廠,希望能繼續(xù)盤剝最低的勞動力成本,以此來減低自身的成本壓力。這或許也是富士康希望在印度建廠的原因之一。但是印度本身的制造能力以及勞動力職業(yè)素養(yǎng),還難以匹配制造更高端的產品,印度希望iPhone在本土制造可以降低售價,以及帶動iPhone在印度的增長。不過,按照目前的市場走勢,還比較難。相對而言,中國手機廠商和三星的機會更大。
其四是市場競爭壓力迫使富士康不得不考慮在印度投資建廠。據悉,緯創(chuàng)公司也在位于印度南部科技中心班加羅爾(Bengaluru)的工廠為蘋果公司組裝多種iPhone手機。而且,緯創(chuàng)還將開設一家新工廠以生產更多的蘋果設備。一旦緯創(chuàng)在印度獲得成功,那么無疑會蠶食富士康的市場份額,那顯然是富士康不愿意看到的。再加上印度也是一個潛在的龐大市場,未來的潛力一直是市場的極大預期。富士康不敢去賭這個市場的潛力,因此也只能跟進建廠。還有一種傳聞是,“與中國相比,印度的勞動力成本更低,而且蘋果公司在印度的供應商基礎也在逐步擴大,未來將可把該國作為出口中心。”不過,在印度的發(fā)展速度,富士康也已經感受到了,未來是不是可以圓夢還很難說。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9月23-24日立即報名>> 2025中國國際工業(yè)博覽會維科網·工控巡展直播
-
9月23-24日觀看直播>> 2025中國國際工業(yè)博覽會維科網·激光VIP企業(yè)展臺直播
-
9月23日立即預約>> 【COMSOL直播】多物理場仿真在傳感器中的應用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lián)網產業(yè)大會
- 1 國內首個AI工廠投產!
- 2 營收4.3億!歌爾股份、比亞迪供應商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 3 機器人獨角獸Field AI完成4.05億美元融資!英偉達、貝佐斯押注
- 4 剛剛!ABB、西門子雙雙拿下自動化新訂單
- 5 營收突破 205 億大增 26.73%,新能源業(yè)務暴漲 50%!匯川技術上半年業(yè)績亮眼
- 6 42億!工業(yè)巨頭GE出售旗下工業(yè)軟件業(yè)務
- 7 霍尼韋爾換帥!“老將回歸”拆分自動化部門
- 8 埃斯頓:在智能制造領域"賣鏟子",上半年核心業(yè)務增長 26.54%
- 9 杭叉集團半年報:業(yè)績穩(wěn)步增長,智能工廠助力產能擴張
- 10 震驚!臺達電子推出 AI 協(xié)作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