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華人高管頻頻離職,OpenAI發(fā)生了什么

2024-11-11 10:21
數智前線
關注

圖片

作為行業(yè)燈塔的OpenAI,最近一段時間陸續(xù)有人在離開。

文|周享玥

編|游勇

OpenAI 的離職潮還在繼續(xù)。

11月9日,上任OpenAI研究與安全副總裁僅3個月后,OpenAI 安全系統(tǒng)團隊負責人翁荔(Lilian Weng)在 社交媒體X上宣布將離開OpenAI這家自己已經工作近 7 年的公司。

而在不久前,翁荔還以OpenAI研究副總裁(安全)的身份回國參加了B站的超級科學晚活動,講述如何培養(yǎng)出下一代聰明且安全的AI技術。

據悉,翁荔是OpenAI里目前職位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之一,也是OpenAI今年以來,十余位中高層領導先后出走后的最新一個案例。

01

核心人才接連出走,OpenAI變動頻繁

“我做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將于11月15日離開OpenAI,這將是我在公司最后一天。”11月9日,OpenAI華人科學家、ChatGPT的貢獻者之一——翁荔在社交平臺X上公開分享了自己的離職信。

據悉,翁荔本科畢業(yè)于北大,后來曾前往香港大學進行短期交流,并在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取得博士學位。她于2018年正式加入OpenAI,成為該公司的機器人團隊的一員,用兩年時間開發(fā)出了“一只能解魔方的機器人手”;后來,又參與了GPT-4項目的預訓練、強化學習和對齊、模型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最著名的Agent公式也由她提出,即:Agent=大模型+記憶+主動規(guī)劃+工具使用。

翁荔還是OpenAI最近一年這波頻繁的離職潮中,被最新提拔起來的有大陸背景的職位最高的華人科學家。

圖片

她在去年被指派創(chuàng)建并領導了安全系統(tǒng)團隊(Safety Systems),解決減少現有模型如ChatGPT濫用等問題。而在今年7月,在第三位安全主管楊·萊克(Jan Leike)離職約兩個月后,翁荔正式升任OpenAI新一任安全主管。

在翁荔之前,另一位在Open AI擔任重要職務的華人科學家Peter Deng也已離職。他在2023年6月正式加入OpenAI,擔任ChatGPT的消費產品副總裁。Deng此前是Facebook產品經理,也是扎克伯格最信任、器重的高管之一。OpenAI公司發(fā)言人證實,Peter Deng已經在幾個月前離職。

事實上,華人正在成為OpenAI發(fā)展的一股重要力量。2022年11月,ChatGPT驚艷問世,87人的主創(chuàng)團隊中,華人占比10.34%,達到9人,且其中有5人本科就讀于中國內地高校。

而后陸續(xù)亮相的多項產品背后,同樣閃現著大量華人面孔。GPT-4背后有30余位華人,GPT-4o mini團隊的9位負責人中,有5位是華人,Sora的13人研發(fā)團隊中有4位華人,最新發(fā)布的OpenAI o1項目中,也有大量華人科學家的名字出現。

比如被最新提拔起來的華人高管Mark Chen,他在OpenAI首席技術官、首席研究負責人、研究副總裁三人的接連離職潮中,被升任為高級研究副總裁。Mark Chen自2018年來加入OpenAI,此前職位是研究副總裁,核心參與了DALLE、GPT-4、o1等模型開發(fā)。

不過,隨著特朗普再次上臺,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特朗普對有中國背景的華人科學家一向態(tài)度不太友好,這或許會在未來加速一些人的離開。

除了華人科學家離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更多新人涌入的同時,大量OpenAI的早期員工也在加速離開。

過去多年來,OpenAI也曾經歷幾輪人員動蕩期。比如有數據顯示,或因管理混亂和資金短缺問題,2017年,OpenAI一度損失員工達20名,占年初員工數量的44%。2019年-2020年,也有多個團隊成建制地離開OpenAI,或是被裁撤。

而這些人中,不少人選擇加入谷歌、特斯拉等大廠,也有不少人離職創(chuàng)業(yè)。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Anthropic,以及3位華人科學家組成的Covariant AI創(chuàng)始團隊等。

但這些普遍都發(fā)生在ChatGPT爆火之前,一直到去年OpenAI董事會奪權風波的發(fā)生,OpenAI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規(guī)模人才流失。尤其是今年以來,更多的人員相繼離開。

這其中,既包括了首席科學家、首席技術官、首席研究官、Sora視頻生成模型負責人、GPT-4o多模態(tài)模型負責人在內的至少十幾位中高層領導,也包括了OpenAI的多位初創(chuàng)成員。

據悉,2015年幫助創(chuàng)立OpenAI的13人中,目前僅有3人還留在OpenAI,即首席執(zhí)行官Sam Altman、OpenAI語言和代碼生成團隊負責人Wojciech Zaremba,以及還在長期休假中的OpenAI總裁兼聯合創(chuàng)始人Greg Brockman。

02

OpenAI,日子不像以前那么好過了

多位核心技術人員和高管頻繁出走背后,OpenAI的日子遠不如去年好過。

一方面,不管是OpenAI內部,還是外部,關于AI安全方面的理念沖突始終高懸。

去年7月,OpenAI超級對齊團隊正式成立,承接的使命是:用20%的算力,在未來4年內解決控制超級智能AI的核心技術挑戰(zhàn)。但不到一年時間,超級對齊團隊的兩名負責人——OpenAI聯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和RLHF發(fā)明者之一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