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讓聽障兒童“看見”世界的聲音,百度用AI開啟一扇窗

2019-05-15 02:30
Alter聊IT
關注

法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里寫了這樣一段話:

貝多芬是我呼吸困難時的空氣,是我夢寐以求的大自然,是喪失信仰而感到惘然若失時所渴望的宗教,是在黑暗之中朝無限廣闊的世界打開的一個窗戶。

現(xiàn)實中的貝多芬卻被上帝“開了一個玩笑”,26歲時聽力開始減弱,中年時雙耳徹底失聰,自己被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卻用音樂為無數(shù)人開啟了一扇窗。

讓聽障兒童“看見”世界的聲音,百度用AI開啟一扇窗

上帝的“玩笑”并沒有因此而停止, 貝德里赫·斯美塔那、加布里埃爾·福雷、拉爾夫·沃恩·威廉姆斯、濱崎步等著名的音樂家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雙耳失聰。

在這些名人的背后,全世界還有3400萬兒童聽力損失,他們,失去了欣賞美妙樂章的機會。

5月10日,在百度聯(lián)盟生態(tài)合作伙伴大會上,百度公益聯(lián)合壹基金、58集團啟動了針對聽障兒童的無障礙閱讀計劃,將為聽障兒童打造首款基于童書繪本的AI手語翻譯小程序,嘗試用AI讓孩子們“看見”世界的聲音。

被上帝關上的一道“門”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中國0至14歲聽力障礙兒童總數(shù)超過200萬,其中0至6歲聽障兒童13.7萬,每年新增人數(shù)多達2.3萬。

一個不幸的消息是,在導致兒童失聰?shù)闹T多因素中,“人禍”往往大于“天災”。

美國的一項嬰兒聽力統(tǒng)計顯示,聽力正常的孩子在3歲時能掌握600~1000個單詞左右;聽障兒童在半歲時植入耳蝸、進行康復訓練,3歲時能掌握100~400個單詞;如果2歲時才發(fā)現(xiàn)聽覺障礙,3歲時僅能掌握不到100個單詞。

與此同時,國內(nèi)聽障兒童的救助并不樂觀。中國3歲以下發(fā)病的聾兒約占總數(shù)的85%,可同期的就診率僅為58%。很多先天性聽障兒童到兩三歲時才被發(fā)現(xiàn)有聽力障礙,新生父母遇到這樣的問題又往往無所適從,送到康復中心時,卻被告知已經(jīng)錯過了植入人工耳蝸治療的黃金時間。

尤其是在中國偏遠的農(nóng)村地區(qū),父母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當?shù)蒯t(yī)療條件太差,很多聽障兒童甚至沒有后天干預治療的機會。

讓聽障兒童“看見”世界的聲音,百度用AI開啟一扇窗

比后天干預治療更“無助”的,還有聽障兒童的語言教育問題。不同于普通孩子先學說話再學識字的過程,聽障兒童要先學會手語,然后才能逐漸學習識字。

目前來看,聽障兒童的康復形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在康復機構接受全日制康復教育,專業(yè)人員直接對患兒進行康復,同時對家長給予一定指導;

二是在家庭進行康復訓練,可通過家長培訓、親子同訓、預約個別化訓練等形式接受康復機構的指導;

三是聽障兒童進入普通幼兒園、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家長在家進行康復強化,同時定期接受康復機構指導。

而殘酷的現(xiàn)實卻是,國內(nèi)只有50%的聽障兒童有機會進入專業(yè)的康復機構,康復后的孩子也只有50%能進入普幼或普小。聽障兒童的語言教育主要集中在家庭場景中,很多父母又不精通手語,無法幫助聽障兒童完全理解一些陌生詞匯,導致不少聽障兒童無法進行高效的語言學習。

在普通孩子還在嘰嘰喳喳問各種問題的年紀,聽障兒童卻沉默在自己安靜的世界里,不愿意與外界互動溝通,并且出現(xiàn)了諸多不和諧的現(xiàn)象。比如父母因為缺少與孩子的溝通而自責和內(nèi)疚,對孩子過度寵愛,致使不少聽障兒童養(yǎng)成自卑、膽小、嬌氣、任性、無尊重意識等性格,甚至還存在攻擊性行為。

可以說,家庭啟蒙教育缺失是造成聽障兒童難以康復的重要原因,讓聽障兒童學習識字,不僅是一個公益問題,也是一個技術性難題。

1  2  下一頁>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wǎng)
    獲取更多精彩內(nèi)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