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福是禍?圈內大神做出2019新預測
Yann LeCun
Yann LeCun是紐約大學教授,Facebook首席AI科學家及人工智能研究院(FAIR)創(chuàng)始人。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開發(fā)了PyTorch 1.0、Caffe2及其他大量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如Facebook每日使用上十億萬次的文本翻譯AI工具和先進的下圍棋的強化學習系統(tǒng)。
他堅信FAIR為其研究及工具所采用的開源政策推動了其他大型科技企業(yè)采用該政策,而這推動了AI整個領域的發(fā)展。在上月的NeurIPS大會和FAIR 50周年之際,LeCun將FAIR稱為一家致力于“可實現各種可能的機器學習的技術及數學腹地”的研究院。
他說:“當更多人開始討論AI研究時,整個領域將更快的向前發(fā)展,對AI研究來說這影響重大。今日AI發(fā)展速度之快主要是因為更多的人進行了更快更有效的交流,并做了更多的開放性研究。”
在倫理層面,LeCun很高興看到公眾開始思考AI工作所帶來的倫理影響及帶有偏見的決策所帶來的危險。
他說:“情況與倆三年前不同了,現在人們已充分認識到倫理方面的問題。”
他認為AI領域中的倫理與偏見問題現在還并未成為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主要問題,但他認為人們應提前做好準備。
就像現在還未出現急需解決的重大生死攸關問題一樣。但問題遲早會來,我們需要了解這些問題并防患于未然。
如吳恩達一樣,LeCun期待未來會有更多靈活的AI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不需原始輸入數據或精確條件,就可以得到準確的輸出。
他還提到,雖然研究人員可通過深度學習來很好地處理感知,但卻對AI系統(tǒng)整體的架構缺乏理解。
要想教會機器通過觀察世界去學習,需要自我監(jiān)督學習或基于模型的強化學習。
他說道:“不同的人對此稱呼不同,但人類與動物都是通過觀察與了解大量的背景知識來感知世界是如何運作的。我們還不知道如何讓機器學會這么做,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這項研究的成果將會推動AI與計算機的真正發(fā)展,從而讓機器具備一些常識,讓人們能與機器助手就更廣泛的話題進行交流,并不再感到沮喪!
對于有助于Facebook內部運營的應用,LeCun稱在自我監(jiān)督學習及需少量數據輸出準確結果的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的進步將是十分重要的。
他還提到,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我們希望找到減少特定任務如機器翻譯、圖像識別等任務所需數據量的方法,在這一方向上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我們已經通過使用弱監(jiān)督或自我監(jiān)督學習對Facebook機器翻譯及圖像識別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這些影響不僅僅是長期的,更能帶來短期效果。
在未來,LeCun期待見到AI在建立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上能取得進展。這一能力并不僅僅通過觀察獲得,更需通過實踐理解。例如,當人們在使用雨傘時,很可能是下雨了。
他提到,如果你想機器通過觀察來了解世界運作原理,它必須要知道它能夠做什么要想影響世界,這是十分重要的。假設你在一間房中,你的前面是一張桌子,桌上有一個像水杯樣的物體,你知道你推一下水杯,水杯會移動,但你卻無法移動桌子,因為桌子又重又大。這類事情都是與因果相關的。
希拉里·梅森
在2017年Cloudera收購Fast Forward Labs之后,希拉里·梅森出任了Cloudera機器學習的總經理。Fast Forward Labs雖被收購,卻仍在運營之中。它為用戶提供應用機器學習報告與建議,從而預測未來半年到兩年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
2018年,AI領域中的一項與多任務學習相關的發(fā)展讓梅森感到驚訝。多任務學習可訓練單個神經網絡在推理時應用多種標簽,例如在一幅圖像中看到的多個對象。
Fast Forward Labs一直就AI系統(tǒng)的倫理影響為客戶提供建議。梅森也意識構建AI系統(tǒng)倫理框架的重要性。
梅森說道:“這正是自成立了Fast Forward 我們一直在做的事。5年前,我們在每篇報告中都撰寫了倫理方面的規(guī)范。但今年,公眾才開始真正關注倫理規(guī)范。到明年,對此莫不關注的企業(yè)與個人都會承擔相應的后果與責任。有一點我沒有說清楚,我希望未來在數據科學與AI發(fā)展的實踐中,技術人員和商業(yè)領袖在開發(fā)AI產品時都能自主地考慮道德和偏見問題,而非像今天熟視無睹!
隨著未來一年越來越多AI系統(tǒng)成為商業(yè)運營的一部分,梅森期待處于最佳位置的產品經理及產品負責人將會對AI做出更多的貢獻。
她表示:“顯然,了解產品整體框架及行業(yè)的人知道什么產品是有價值的,什么是沒價值的,他們也知道誰是投資方向上的最佳決策人。所以如果讓我預測,我認為那些使用電子表格建立簡單模型的人會變得很低能,他們自己也會很快意識到將AI應用到自己產品中的機會非常之少。”
AI民主化或將 AI 擴展到企業(yè)除數據科學團隊外的所有部門,是很多公司所強調的,如 Kubeflow Pipelines及AI Hub等谷歌云AI產品,以及 CI&T 公司為確保人工智能系統(tǒng)在公司內部得到實際利用提出的建議。
梅森認為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需要構建管理多個AI系統(tǒng)的結構。
如開發(fā)運維人員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一樣,單個系統(tǒng)可使用手動部署的定制腳本來管理,cron腳本也可管理幾十個系統(tǒng)。但當管理有安全、管理及風險要求的企業(yè)中的數百上千系統(tǒng)時,需要的是更專業(yè)、穩(wěn)健的工具。
她還提到,企業(yè)正在從尋求有能力及才華的人才向系統(tǒng)化追求機器學習及AI機遇轉變。
由于Cloudera 近期推出了基于容器的機器學習平臺,因此對于梅森來說,強調部署AI所需的容器是有意義的。她堅信這一趨勢在未來幾年將會持續(xù)下去,從而企業(yè)可在本地AI及云端AI部署兩者中做選擇。
梅森還相信AI的業(yè)務將不僅僅在單個公司而是整個行業(yè)中繼續(xù)不斷發(fā)展。
她說道:“我們將看到AI專業(yè)實踐的持續(xù)發(fā)展。如果你現在是一家公司的數據科學家或機器學習工程師,當你跳槽至另外一家公司后,你的工作將會完全不同: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報表結構。但我想一致性還是存在的!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