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跳水了…發(fā)生了什么?
大盤全天震蕩調整,創(chuàng)業(yè)板指領跌。北證50指數(shù)再度大漲超8%,15只北交所個股漲停,逾百股漲超10%。
盤面上,短劇概念股持續(xù)爆發(fā),?垂煞、天威視訊、歡瑞世紀、引力傳媒等漲停。深圳國資概念股開盤走強,深城交、深振業(yè)A、怡亞通等漲停。零售概念股表現(xiàn)活躍,徐家匯2連板。下跌方面,算力租賃概念股陷入調整,利通電子跌停。
板塊方面,深圳國資、短劇、養(yǎng)殖、零售等板塊漲幅居前,CPO、一體化壓鑄、英偉達概念、汽車整車等板塊跌幅居前。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近4000只個股下跌。
截至收盤,滬指跌0.79%,深成指跌1.41%,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1.73%。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8755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226億。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35.3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7.01億元,深股通凈賣出28.38億元。
01
短線情緒與指數(shù)顯著背離
三大指數(shù)今日悉數(shù)下跌,但短線情緒卻持續(xù)火爆,與指數(shù)端顯著背離,主要炒作方向集中在三方面。
其一,市場開始炒作“數(shù)字股”。
今日三柏碩再度走出地天板,迎來9連板。名字中帶“三”的多只個股也被激活,上海三毛、三祥新材、三湘印象等個股漲停,北交所個股中三友科技“30CM”漲停。此外,如一致魔芋、一鳴食品、一彬科技、上海九百、九鼎投資、四環(huán)生物、百大集團等含“數(shù)字”的個股也迎來大漲。市場投機性炒作情緒之高需要格外警惕。
其二,前期部分熱點方向出現(xiàn)分歧。
今日短劇傳媒板塊再度走強,成為當前市場賺錢效應延續(xù)性最強的核心方向,而大消費方向也出現(xiàn)了資金回流炒作的痕跡,零售、旅游等板塊于盤中有所活躍。而算力、機器人,鴻蒙,先進封測等等題材均遭遇明顯分歧?梢姰斍笆袌霭鍓K主題炒作已經沒有了連貫性。
其三,北交所炒作情緒更加火熱。
北交所在昨日史詩級暴漲后吸引了更多資金,全天成交額超過了130億元,15只個股漲停,全市場漲幅前30的個股均為北交所。其中,北證50指數(shù)收盤漲超8%,刷新了昨日高點,成了唯一上漲的主要指數(shù)。截至11月22日收盤,北證50指數(shù)10月24日至今累計漲幅已達35%。
此外像圣龍股份、捷榮技術這種老龍頭也再度漲停,這反映出當前市場聚焦于個股炒作,更多的是純粹的情緒博弈,這或許也是當前市場的一種風格體現(xiàn)。在指數(shù)遲遲無法形成放量有效突破的背景下,震蕩整理仍是后續(xù)市場的主旋律。
從近期市場表現(xiàn)來看,小盤和微盤股的熱度較高,10月下旬以來北證50指數(shù)和國證2000指數(shù)的走勢比較相似,也印證了這一點。目前而言,一方面,小盤股已經處于情緒高點;另一方面,以泛科技為主線的題材炒作持續(xù)擴散,市場熱點雖多但資金并沒有形成合力。存量博弈格局下,市場或將再度轉向行業(yè)無序輪動的狀態(tài)。首創(chuàng)證券建議,在新的主線邏輯確立之前,止盈部分超跌反彈品種,適度關注消費與周期大盤股的補漲機會。
02
哪類資金在主導市場?
隨著A股市場持續(xù)震蕩,投資者對增量資金越發(fā)關注。對目前的A股市場而言,場內博弈的資金有哪些?哪類資金的持股比例最高?資金的動向又如何影響市場?結合數(shù)據(jù),這些問題或許有了答案。
在券商研究機構的分類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證券時報根據(jù)屬性將投資者分為五大類:
①產業(yè)資本(非金融類上市公司、財務公司、一般法人);②個人投資者;③境內機構,包括“國家隊”資金(社保、養(yǎng)老、企業(yè)年金、證金、匯金)、公募基金及非公募類專業(yè)機構(券商、券商集合理財、信托、保險、銀行、私募等);④個人大股東(剔除“國家隊”、機構、外資、產業(yè)資本以外的前十大股東);⑤外資(北上資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
從上述五大資金的持股比例來看,截至2023年6月末,產業(yè)資本持股比例依然最高,達到43.24%,雖然較2013年下降了近2個百分點,但從歷史數(shù)據(jù)看,產業(yè)資本的持股始終保持40%以上。
個人投資者持股比例則創(chuàng)下了新低,但依舊是第二大持股群體。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數(shù)據(jù)顯示,2007年個人投資者的持股占比達到歷史頂峰后開始下降。2022年已經低于33%,2023年二季度末下降至30%以下(29.88%),散戶持股比例創(chuàng)過去十余年來最低,A股市場“散戶化”程度有所減弱。
機構投資者一直是A股市場中流砥柱。統(tǒng)計顯示,境內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自2013年以來曲線上升,2021年持股市值達到階段頂峰,突破11萬億元。伴隨市場的震蕩回調,截至2023年6月末,A股境內機構持股市值較高點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10萬億元之上,持股比例達到15.42%,創(chuàng)2021年以來新高(其中,“國家隊”持股約4.52%,公募持股約8.52%)。
除了上述三大家之外,個人大股東和外資的持股比例都在10%以下。其中,外資正逐漸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增量。根據(jù)央行數(shù)據(jù),截至2023年6月末,外資持股市值達到3.33萬億元,較2013年增加8.66倍,較2021年末的峰值下降超6100億元,但與2022年末相比仍略有上升。從持股比例來看,2023年6月末外資持股市值占比4.88%,較2022年略增。
回顧當前A股的五大類投資者,可以看出,機構、產業(yè)資本等投資者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散戶市場”這一現(xiàn)象有所弱化。但從當前數(shù)據(jù)來看,A股市場機構化程度也并不高,各路資金之間尚未形成共識,也是A股長期盤整的主因之一。
過去,A股市場一直被視為“散戶”主導的市場,而機構化才是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重要特征,目前而言,A股仍處于散戶化向機構化轉型的進程中。對當下的A股而言,引導險資等長線資金提升權益投資規(guī)模和比重,以基本面為股價上漲驅動力,才有利于機構投資者發(fā)展。
03
A股將在“質疑聲”中反彈
最后,回到A股后續(xù)走勢上來。
回顧來看,自10月下旬以來,A股其實處于一次“非典型性”反彈行情中,上證累計最高漲幅約5.3%,中證1000錄得最高漲幅一度達10.91%。至于后續(xù)A股能否迎來主升浪?國金證券指出,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首先,年內國內經濟基本面將維持“非核心因子”屬性,且不會拖累 A 股調整。對國內方面而言,一是內需雖再次放緩,但尚未觸及拖累閾值;二是外需最后“一根稻草”或是美國經濟衰退確認;三是房地產與制造業(yè)投資年內風險總體可控;四是“逆周期調節(jié)器”基建增速,有望受益于萬億資金落地有望支撐,維持對國內GDP的正向拉動。
其次,2024年國內流動性或將升級為核心因子,“寬貨幣”或驅動A股率先“再漲一波”。倘若“流動性約束”仍舊延續(xù),那么,低迷的有效流動性將可能導致 A 股上漲結束,重啟新一輪調整周期。
最后,核心驅動力是美債利率將大概率維持反復下行的態(tài)勢。通脹超預期下行、降溫的就業(yè)數(shù)據(jù)及12月美聯(lián)儲或不再加息,均將導致美債利率進一步下探。靜待未來初次申請救濟金人數(shù)突破30萬人,美國失業(yè)率突破4%以上,屆時,美債利率的下行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站在當下,國金證券判斷,A股仍將在“質疑聲”中實現(xiàn)反彈。國內基本面及流動性均非“核心因子”,美債利率仍是A股的核心變量,其反復下行,將驅動A股維持反彈行情。同時,考慮到中美關系升溫,情緒面回暖大概率增強A股反彈的力度。倘若2024 年初“M2%-社融%”如期轉向,“寬貨幣”預期下,A股“春季躁動”將有望迎來一波主升浪行情。
- End -
原文標題 : 又跳水了…發(fā)生了什么?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 誰是受“關稅戰(zhàn)”沖擊最大的城市?
- 2 王凱:以“以太坊”為翼,引領區(qū)塊鏈技術革新
- 3 城市NOA中,智能駕駛功能邊界在哪里?
- 4 無人配送車產業(yè)鏈拆解
- 5 看完全是黑科技的智慧公園,我不淡定了
- 6 一季度GDP成績單出爐,31省份外貿依存度如何?
- 7 海上停機導致航運業(yè)維修損失數(shù)萬美金?Easy-Laser易樂推出XT770激光對中系統(tǒng),實現(xiàn)毫米級精度確保航行“零誤差”
- 8 Uber:自動駕駛能殺死“美版滴滴”?
- 9 智駕平權戰(zhàn)之城市NOA:既要華為性能、又要特斯拉成本
- 10 從美國到歐洲,跨境賣家的 “生死” 大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