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口碑、餓了么合力融資,新零售領域對抗美團點評

2018-08-24 11:34
來源: 億歐網

8月23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設立一家控股公司,持有餓了么及口碑。目前,該公司已收到來自阿里巴巴、軟銀集團等投資者的超過30億美元投資承諾。

據悉,新控股公司CEO將由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兼任,餓了么和口碑繼續(xù)保持獨立運營,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分進合力,加速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升級。

此前坊間的傳言是“傳阿里要將餓了么口碑盒馬合并成新公司,組新公司募資50億美元”,而這次消息確定卻沒有帶上盒馬。不過,目前的狀況其實契合了張勇此前對阿里新零售“四路大軍”的設想,即天貓、蘇寧電器、盒馬鮮生和口碑。

2018年以來,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行業(yè)動作頻頻。2018年1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將口碑納入新零售體系;2018年4月,阿里巴巴將餓了么并入麾下。此后的很長時間內,口碑都在積極完成智慧餐廳的升級改造。2018年7月,口碑宣布將幫助100萬餐飲商家通過新零售的方式完成智慧餐廳的升級改造。

與此同時,餓了么也在加速融入阿里生態(tài)。2018年8月10日,餓了么成為手淘首頁10個默認入口之一,其“超級會員”已經成為阿里“88會員”體系的一份子。

從場景上看,餓了么專注“到家”,口碑專注“到店”;餓了么強在線上運營能力,口碑則在線下有多年積淀。目前來看,餓了么的線上能力和口碑的線下能力能夠互補。

事實上,關于口碑和餓了么合并的消息已經傳了兩三年了,自美團和點評合并成為新美大之后,阿里和餓了么的處境就已經有些尷尬,從另一個層面看,此次兩者歸屬新公司,更大意義上應該只是為了獨立融資,對抗本地生活行業(yè)的另一位玩家——美團點評。

截至目前,美團點評已經在多個細分行業(yè)和阿里短兵相接。以餐飲服務商行業(yè)為例,阿里以口碑出擊,收購辰森;美團收購了屏芯,且業(yè)內多次傳出站隊的消息,夾縫中的服務商生存兩難。

在外賣行業(yè),美團和餓了么早已是老對手,從商戶搶奪、日單量攀比再到后來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后,兩者在同城配送方面又開始了新一輪競爭。目前,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在外賣市場已經遙遙領先。生鮮行業(yè),美團也在2018年推出小象生鮮,是區(qū)別于一年前掌魚生鮮的升級版,被視為對標“盒馬鮮生”。

就在“阿里新設公司同時持有餓了么、口碑”事情發(fā)出后,隨即彭博社消息傳出“美團據稱獲得港交所批準IPO融資超過40億美元”,按照正常的時間節(jié)點,美團將在9月登陸港交所。

因為美團點評多項業(yè)務估值,往往會通過對標公司來做簡單衡量。知情人士向億歐透露,美團點評估值在390-500億美元之間。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餓了么和口碑合力融資消息傳出,或許會讓美團點評的估值遭受一些壓力。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