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車企“斷供”芯片問題愈發(fā)越復雜,這會否引發(fā)汽車格局之變?

2021-01-19 16:41
左右觀車
關注

汽車廠家缺“芯”,從沒有象現(xiàn)在這樣嚴峻和撓頭。

受疫情影響,很多汽車芯片供應商產量明顯縮減,這對“嗷嗷待哺”的汽車廠家來說,已是一個嚴重的供應鏈事件。

半導體芯片是車上信息娛樂系統(tǒng)、駕駛輔助系統(tǒng)和各種電子元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汽車智能化加快的當下,半導體芯片的地位顯得更加重要和突出。

從目前反饋的情況來看,最先爆出芯片短缺的是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隨后兩個大眾的相關負責人站出來回應,承認了這一事實,并述說了“影響有限”的原由。此后,又有本田、豐田、福特、大眾等車企傳出芯片緊缺的消息,且有“部分生產線已陷入停產局面”。有媒體還指出,“芯片供應短缺,全球8大汽車巨頭將陷入停產危機”。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目前爆出芯片吃緊的都是合資汽車品牌,那么自主汽車有沒有受影響呢?說到這個話題,我們不得不說到歐美半導體供應商。據(jù)國內媒體報道,目前自主品牌98%以上的車載半導體來自于歐美供應商,而歐美又是疫情較為嚴重地區(qū),對芯片產量的影響較為直接,因此,在貨源受限的情況下,也直接威脅到自主品牌的汽車生產。

更為嚴重的是,據(jù)一份未經考證的消息稱,傳歐美政府正在起草一份方案報告,內容是美國和歐洲的半導體制造商,將全部停止向中國汽車廠家提供芯片。更具體消息指出,“全球半導體產能限制,疊加美國政府壓力,這些歐美車載半導體主要供應商選擇了與美國站在一起!

這意味著,在消耗完現(xiàn)有的存量后,中國汽車將進入大面積停產狀態(tài)。也有消息指出,“部分自主品牌不得不修改車載半導體的標準,改用1990-2000年代的淘汰產品!

如果真如上述“歐美芯片供應商將停止向中國汽車廠家提供芯片”,那么受牽連的不僅僅是自主品牌,所有合資汽車品牌也將卷入其中。因此,跨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也將被迫進行調整,特別是以德國為主的歐洲汽車制造商,不得不做出兩種方案:一種方案是徹底退出全球的最大汽車市場;一種是把中國的業(yè)務和全球的業(yè)務進行分拆,使中國業(yè)務更加獨立于全球業(yè)務,采取雙系統(tǒng)的做法。

中國各大汽車制造商的產能規(guī)劃接近6000萬輛,占全球汽車總產量的比重超過60%,而以納米計算的芯片正決定著一切。

有業(yè)內人士擔憂,由芯片緊缺繼續(xù)延伸的歐美將向中國車企“斷供”芯片的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復雜,這會不會引發(fā)一場現(xiàn)形的汽車格局之變,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