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NC開粗時,我們常常使用動態(tài)加工技術來提升加工效率。那么在更為耗時的精加工過程中,有沒有辦法可以提升加工效率呢?
▲精加工走刀程序示意      精加工的目的是保證工件的最終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 />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2019-08-13 15:39
夾具俠
關注

       在CNC開粗時,我們常常使用動態(tài)加工技術來提升加工效率。那么在更為耗時的精加工過程中,有沒有辦法可以提升加工效率呢?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精加工走刀程序示意

       精加工的目的是保證工件的最終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提升精加工的效率,就要這兩方面進行深入考慮。

       編程新思路:超弦精加工

       以我們常用的加工編程軟件Mastercam為例,超弦精加工技術是一項高效精加工的編程解決方案:。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工序2中,若使用球刀精加工,時間:60 分鐘;而使用圓弧刀具+超弦精加工,時間:4 分鐘。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為什么能取得這樣的效果,這就要從我們精加工表面質量的決定因素說起。

      精加工的決定因素:殘脊高度

      精加工的表面質量,其很大程度取決于加工后留下的殘脊高度。那什么是殘脊高度?殘脊高度是指加工中刀具通過兩條相鄰刀具路徑之后,殘留材料凸起部分的最大高度。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如何減少殘脊高度

      一個可行的方法是減小步距,減小相鄰刀路之間的距離。但這意味著增加了單位面積中的刀路數量和密度,增加精加工的時間。所以在 3D 曲面精加工中,大家會感覺“表面質量”與“加工時間”之間似乎是一項兩難選擇,因為:

      更好的表面質量=更長的加工時間

      另一個可行的方法是使用更大的刀具。因為刀具半徑越大,與材料接觸時接觸點上的弧度越大。在相同刀路密度下,得到的殘脊高度約小。

      舉個例子:

      使用 10mm 球刀,步距設為 4mm

      產生殘脊高度:0.432mm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使用 25mm 球刀,步距同樣設為 4mm

      產生殘脊高度:0.152mm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兩把大小不同的刀具,使用相同的步距,殘脊高度對比。

      使用更大弧度的刀具,可以減小殘脊高度。

      用大半徑還是小半徑刀具

      用大半徑的刀具可以減小殘脊高度,達到更好的表面質量。但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很多工件需要精加工的地方間隙狹小,不能用大半徑刀具加工。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大半徑刀具精加工:

      優(yōu)勢:

      更小的殘脊高度;更短的循環(huán)時間。

      劣勢:

      加工不到細小間隙區(qū)域;容易干涉,編程復雜。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小半徑刀具精加工:

      優(yōu)勢:

      編程方便;可以加工到細小間隙區(qū)域。

      劣勢:

      若要達到更好的表面質量,需要減小步距,增加刀路密度;加工時間更長。

      綜合比較分析

      有沒有辦法,整合兩者的優(yōu)勢,規(guī)避兩者的劣勢?答案是可以的。仔細分析殘脊高度的形成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殘脊高度其實與刀具和材料接觸點的弧度半徑有關,與刀具半徑本身關系不大。如果僅僅增加刀具有效加工部分的弧度半徑,而保持刀具本體半徑的大小不變,或許就可以同時達到提升表面質量和縮短精加工時間這兩個目的了。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以錐度型式(Taper Form)的大半徑圓弧銑刀為例,利用刀具有效加工弧度進行精加工,留下的殘脊高度,等同于 187 倍直徑大小的球刀留下的殘脊高度。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用一把 16mm 的錐度型式大圓弧銑刀,在相同步距、相同時間中完成的精加工表面質量,相當于使用直徑近 3000mm (3米)的球刀,達到的表面質量。

改變刀具的形狀,增大加工中刀具與材料接觸點的弧度,減小精加工留下殘脊的高度,可以大大減少精加工區(qū)域中所需刀路的數量和密度,也就大大減少了加工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把精加工做到這么快?它叫超弦精加工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這類大圓弧銑刀上的有效加工弧度的形狀復雜,在刀路中要基于刀具的復雜形狀進行相應補償,才可以使刀具的大圓弧精確的貼合加工位置,達到精加工中表面質量的要求。這樣的刀路應該怎樣編程?

       在CAM 軟件Mastercam上利用超弦精加工技術,可以針對各種形狀的大圓弧刀具,基于刀具形狀,通過特殊刀路算法,對加工過程中的刀具接觸點進行動態(tài)補償,可以充分利用圓弧刀具的外形進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精加工。

       這種超弦精加工技巧在精加工中實實在在提升了效率,但同樣也有編程成本稍高的問題,具體還是要根據產品加工狀況進行對應分析。你覺得這樣的方案如何,你會使用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區(qū)和大家討論~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