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燃料電池貴金屬用量有望減少90%

OFweek氫能網(wǎng)訊:2月22日,Science雜志發(fā)表文章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一種增加超薄納米片(幾個原子厚度)的新反應性方法,有望令燃料電池更便宜。

優(yōu)化反應應用的典型案例是增加用于燃料電池汽車催化劑的活性。盡管燃料電池所代表的無排放電動汽車技術前景廣闊,但貴金屬催化劑(如鉑和鈀)的用量和成本一直以來對燃料電池的大規(guī)模使用形成制約,而令燃料電池催化劑反應更活躍,則有望降低成本,為燃料電池車的大規(guī)模使用進一步掃除障礙。

Science雜志:燃料電池貴金屬用量有望減少90%

僅五個原子層厚的鉑類金屬“恰好”用于優(yōu)化燃料電池電極的性能

王超及其同事估計,他們的新方法可將催化劑活性提高10-20倍,使當前燃料電池所需貴金屬用量減少90%。

“由于材料在原子水平上晶體對稱性的破壞,每種材料都會經(jīng)歷表面應變。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使這些晶體超薄的方法,從而減少了原子之間的距離并增加了材料的反應性。”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學士,助理教授王超表示。

簡言之,應變是任何材料的變形。例如,當一張紙彎曲時,它會在最小的原子水平上被有效地破壞,將紙張固定在一起的錯綜復雜的格子永遠改變了。

在這項研究中,研發(fā)團隊操縱了應變效應或原子之間的距離,導致材料發(fā)生顯著變化。通過令這些格子比人發(fā)薄一百萬倍,相應材料變得更容易操作,就像一張紙比一堆厚紙更容易彎曲一樣。

“我們使用力來調整構成電催化劑的薄金屬板性質,這是電池燃料電極的一部分!逼斩纱髮W化學工程教授,該論文的另一位作者杰弗里格里利解釋:“最終的目標是在各種金屬上測試該方法的可行性!

“通過調整材料的厚度,我們能夠產(chǎn)生更多的應變,從而改變材料特性,包括分子如何結合在一起,這意味著可以更自由地加速材料表面的反應!蓖醭硎荆骸跋M覀兊难芯拷Y果有朝一日可以幫助生產(chǎn)更便宜、高效的燃料電池,從而使每個人都能更方便地使用環(huán)保型汽車!

聲明: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帽菊靖寮,務經(jīng)書面授權。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