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AI四小龍』,『首股』居然是云從!
終于,云從科技準備試水,這或許源于它確實有底氣。以筆者對云從的接觸和了解,云從在3個方面無可比擬。
其一,云從的『娘家』是中科院,是不折不扣的AI國家隊。
這一點不必細說,云從科技孵化自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創(chuàng)始人周曦就是在2011年被中科院重慶研究院院長袁家虎邀請回國;2013年,周曦帶領的AI團隊就承擔了中科院先導A類專項,并在安防領域應用落地。2015年,周曦帶領中科院重慶研究員離崗創(chuàng)業(yè),重慶市政府與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的領導還專門為其舉行『創(chuàng)業(yè)啟動儀式』。
云從創(chuàng)始人周曦其二,云從棲身于AI目前唯一的殺手級應用領域——在安防領域技術落地。平心而論,AI熱鬧了這么些年,其間不乏泡沫與虛胖共舞;但要說AI真正殺手級的應用領域,那就是安防。云從科技從安防入手,堪稱卡位『精穩(wěn)準』。從『識臉』到『識人』,云從的跨鏡人臉追蹤識別技術日臻精純;從2D到3D,云從用技術加速智能圖像應用的步伐;從核心算法到軟硬一體,云從的AI技術落地有著更多依附和載體。在安防這片天地,云從專注、專業(yè),瞄準行業(yè)痛點,實現整體升級。其三,云從非常注重建設一個從學術研究到人工智能生態(tài)的體系。
任何一個AI企業(yè)在謀求突破的時候,都要面對技術投資大風險高、產品鏈條長周期長、市場落地難門檻高這三大問題,云從的解決方案是:建立一個從學研到AI生態(tài)的體系。
前面提到,云從作為一個『學院派』AI創(chuàng)企,身上兼具『學究』和『商業(yè)』的特質。在技術落地過程中,云從似乎已經掌握了這個訣竅:通過不斷迭代技術,就能打造能夠貫通產業(yè)鏈的產品,然后通過提供平臺資源,助推生態(tài)形成和伙伴發(fā)展。純人民幣架構 上了『實體清單』今年7月,云從科技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干了一件『攢人品』的事兒——發(fā)布新一代行業(yè)及人工智能產品和能力平臺『輕舟』,同時公布一項名為『千帆』的合作伙伴計劃,準備以此引導AI與各行業(yè)深度融合,讓AI『乘風破浪』。個人認為這特別有『上市公司范兒』。因為在時下,以人機協同理念、實現智慧資源的復制與迭代,進而賦予各行業(yè)的各類用戶快速、簡單使用AI的能力,降低AI應用門檻,是AI應用與落地最時髦的方向。同時,人機協同并非僅僅是『以人之長補AI之短』;通過人機配合,還能讓AI同時服務于專家側和用戶側兩側。目前,人機協同戰(zhàn)略是云從的核心戰(zhàn)略。其實,云從科技赴A股上市,在今年年初已有苗頭。
年初,云從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注冊資本變?yōu)?億元。改革股份制是公司所有制變化的一項重要特征,變更范圍包括注冊資本、股權架構等,可以說是公司上市前的標準動作。隨后在5月份,云從宣布完成新一輪總規(guī)模超過18億元的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55億元(包括政府資金支持)。更值一提的是,云從科技迄今披露的資方中無一外資機構,公司框架也為純正的人民幣架構,這為其在A股上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然而,就是這么一家純人民幣架構的企業(yè),卻也上了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今年5月23日,云從科技與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哈工大、哈工程等33家中國公司、機構,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云從是這33家單位中為數不多的、第一時間給出回應的公司。在回應中,云從科技表示『遺憾』,但同時表示『已經對相應情況做好預案』。它們的部分回應很精彩,現引用如下:
云從科技在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qū)的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進行商業(yè)活動,通過制定并實施嚴格的人工智能技術使用的倫理標準,并基于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研技術以及產品向客戶提供服務,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健康發(fā)展。來源:新浪科技、驅動之家等
『我們有信心公司的經營將繼續(xù)保持健康成長,保障公司客戶,合作伙伴,員工和投資人的利益!辉茝幕貞Q。
這樣的AI獨角獸,我希望早日在科創(chuàng)板看到它的身影。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0月24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yè)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