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直播答題狂撒幣,這些“AI開掛神器”如何在10秒內算出正確答案?

多數(shù)時候,開掛神器很有用,而不經(jīng)意間,它又變成了“豬隊友”。

blob.png

12道問題、3個選項、10秒時間……由“國民老公”王思聰帶來的“直播答題”模式火了。繼沖頂大會之后,今日頭條的“百萬英雄”、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一直播的“黃金十秒”……一時間,各家平臺都如“飛蛾”般紛紛上線直播答題活動,形式上也是大同小異。

王思聰、周鴻祎等大手撒幣,王小川、李彥宏“耍流氓作弊”

在百萬獎金的誘惑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直播答題節(jié)目,甚至在各個平臺之間進行流竄答題,不可謂不辛苦。

不過,氣人的是,在玩家們?yōu)榱嗽黾哟痤}正確率而呼朋喚友、拉幫結派的組團戰(zhàn)斗時,搜狗王小川卻默默地利用搜索機器人“汪仔”來開掛,更是“賤兮兮”的朋友圈中曬了出來,美其名曰“撒狗糧”。

一下子,馬化騰、周鴻祎等人紛紛在下面發(fā)表自己的感言,后者更是發(fā)出了“我們撒幣,你們作弊,太流氓了”的“控訴”。而就在之后不久,百度也在旗下產(chǎn)品“簡單搜索”上線了“答題助手”功能。當然,還有更多的外掛手段。

人工智能外掛很有用?看看效果

搜狗搜索——汪仔答題助手:

blob.png

用戶在答題開始前,準備好兩臺手機,一臺手機進入西瓜視頻百萬英雄答題頁面,另一臺手機進入搜狗搜索App“汪仔答題助手”頁面。開始答題時,“汪仔答題助手”就會自動搜索并顯示出題目以及答案。

點評:準確率相當高,但是偶爾還是會抽風,比如提供錯誤答案,或是時間過長,或是根本不知道答案。一句話:多數(shù)時候是神助手,偶爾會墮落成豬隊友(因為提供的錯誤答案,鎂客網(wǎng)答題小分隊今天中午幾乎團滅)。

簡單搜索——答題助手:

直播答題狂撒幣,這些“AI開掛神器”如何在10秒內算出正確答案?

前者適用于全部平臺,后者僅適用于西瓜視頻

用戶還是需要在答題之前準備兩部手機,在題目出來之時,用幾秒的時間按住上面的話筒按鈕并語音輸入問題。之后,系統(tǒng)進行語音識別,答案則由智能算法從百度搜索結果中自動生成。另外,這里還設有“百萬英雄專場”,與“汪仔”一樣可以實時提供答案。

點評:語音輸入問題需要吐字清晰、快準狠,不浪費一毫秒的時間。不過,因為答案是根據(jù)百度搜索而成的,所以結果的準確率不能夠保證。

小米MIUI——分屏+應用雙開:

直播答題狂撒幣,這些“AI開掛神器”如何在10秒內算出正確答案?

準備一部小米手機,利用分屏+應用雙開的雙重效果,相當于用戶可以在同一手機界面、同一時間進行兩場比賽。在遇到猶豫不決的時候,用戶可以分別選擇不同的答案,從而保證其中一場比賽的優(yōu)勝。

點評:如果與上面兩種方法搭配使用,效果可能會更好。

程序員——自行研發(fā)黑科技:

讓答案在直播界面下方顯示:

直播答題狂撒幣,這些“AI開掛神器”如何在10秒內算出正確答案?

自動檢索答案程序:

直播答題狂撒幣,這些“AI開掛神器”如何在10秒內算出正確答案?

程序的部分代碼

點評:趕緊抱大腿。

外掛看起來不錯,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這幾天我們也能看到,針對智能音箱、智能語音助手、人工搜索等途徑,多個團隊都進行了相關評測。

對于這些“外掛神器”,它們身上都帶有“人工智能”的標簽。綜合來看,背后的AI技術無非是語音識別、OCR、智能算法、知識圖譜等等。既如此,是哪些層面出現(xiàn)了錯誤,讓“神助攻”偶爾變成“豬隊友”?比如:

語音識別——準確率尚需提高

比如使用簡單搜索的“答題助手”功能。在使用過程中,當問題出來,我們需要通過語音輸入功能對著手機話筒說出題目。不過,在系統(tǒng)進行語音識別的時候,周遭環(huán)境是否嘈雜、吐字是否清晰等多種因素都會成為影響語音識別準確率的功能。

基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系統(tǒng)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將語句顯示出來之后,我們某些情況下還需要對問題進行字句的調整,以保證問題的完整準確性,繼而開始搜索——反饋——二次搜尋——點擊答案的操作。

因為識別準確率的不夠精準,我們可能需要對問題進行二次加工,這就導致了時間的增加,對于10秒的限定時間來說,這不是一個好體驗。

自然語言處理——在保證準確率的時候還需保證速度

在語音識別、OCR之后,多數(shù)“外掛”系統(tǒng)的下一步就是自然語言處理,這就涉及到一個“懂”的層面。

直播答題狂撒幣,這些“AI開掛神器”如何在10秒內算出正確答案?

比如汪仔答題助手,在遇到“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多少?”一題時,在界面中,雖然搜索出了一個關于“沸點”的百科,但是它還是失敗了——啊呀,這題汪仔還在想。

從這一題來看,雖然理解了“沸點”,但是汪仔顯然沒有能夠準確理解整句話的意思,也就沒有推理出答案。不過,我們還需注意的是,在有時間限制的前提下,自然語言處理所承擔的不僅僅是“理解”的職責,還需要兼顧“速度”,這就對數(shù)據(jù)的處理速度提出了要求。

又一個錯誤答案。。。

結語

從當前的測試結果來看,在使用這些“外掛”產(chǎn)品的時候,情況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種不平衡——保證準確率就難以保證速度,保證速度就難以保證準確率。

同時,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因為時間與神經(jīng)的緊張,再加之外掛的存在,玩家常常會下意識的跟隨系統(tǒng)提供的答案而做出選擇,而等待他們的就是無盡的懊悔,尤其在自己明明知道答案的時候。

所以,鑒于外掛的偶爾抽風,勸誡玩家還是別被外掛牽著鼻子走,理性一點為好。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jù)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wǎng)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