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碼頭逆勢發(fā)展:振華重工碼頭智能化解決方案成功落地
“即使是在海外疫情最艱難的時刻,振華重工仍現場履行交機任務。”
作者:劉小七編輯:tuya出品:財經涂鴉
11月11日,振華重工2020碼頭智能化解決方案交流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碼頭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為主題,并首次采用線下論壇與線上全球直播同步展開的新模式。
《財經涂鴉》在現場了解到,本屆論壇主要分為設計規(guī)劃仿真、數字孿生、數字化運維、設備管理和供應鏈共享四個部分。振華重工智慧集團、港機集團、Terminexus(數字化智能船舶全球維保平臺)的專家圍繞相關主題發(fā)表了演講,并現場演示集裝箱船從錨地到泊位裝卸作業(yè)的全過程模擬,邀請現場嘉賓參與港機產品DIY設計。
振華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朱連宇表示,在疫情好轉后,振華重工強抓復工復產,基本彌補了受疫情影響的生產進度。
“為了確保用戶碼頭按期順利投產,振華重工通過互聯網開展遠程支持,”朱連宇說,“即使是在海外疫情最艱難的時刻,我們仍現場履行交機任務!
據介紹,今年9月30日,振華重工作為系統(tǒng)總承包商,與廣西北部灣欽州港簽訂了欽州港一期自動化碼頭項目,不僅將為其提供全套自動化港機設備和軟件系統(tǒng),還會與用戶共同優(yōu)化完善碼頭“U”型工藝布局。雙方將全力打造中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碼頭。
這一工藝布局的商業(yè)落地,側面驗證碼頭規(guī)劃仿真技術的有效性。為了更好地為用戶提供規(guī)劃仿真服務,振華重工自主研發(fā)了SmartPlanning及SmartSim兩大平臺,除了能在規(guī)劃階段為碼頭快速決策提供幫助外,在碼頭實施和運營階段,同樣能夠建言獻策。
振華重工也正在將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到港機業(yè)務中,通過數字孿生模型的展示與數據可視化讓大家可以全程參與到設計制造過程中,通過模型的虛擬驗證調試,更快的響應用戶需求,縮短產品交付周期。
論壇現場還視頻連線美國長灘LBCT碼頭、和黃瑞典碼頭等,向觀眾展示振華重工碼頭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成功落地案例。在畫面中,“無人碼頭”上的ZPMC設備高質高效運轉,巨大的集裝箱被岸橋吊具精準抓取、平移、放置,無人駕駛車有條不紊地穿梭于堆場,完成運輸任務。
作為一年一度的港航界盛會,碼頭智能化解決方案交流論壇自2017年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振華重工始終以打造碼頭智能化解決方案為主線,主題由2017年自動化碼頭建設的“互聯網+”,到2018年人工智能應用,再到2019的5G技術引領,發(fā)展到如今的數字化全生命周期產品和服務。
變的是主題,不變的卻是振華重工對創(chuàng)新技術與先進理念逐步植入碼頭的設計、規(guī)劃、制造、調試、運維全生命周期建設的堅持,以及為應對全球碼頭發(fā)展難題持續(xù)貢獻行業(yè)智慧。
本文由公眾號財經涂鴉原創(chuàng)撰寫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