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宣判+國外自承 個人數據隱私該如何得到保障?
商業(yè)模式:用戶數據變現
國內外網絡巨頭在用戶數據上前后腳暴露出的重大問題,正是當下互聯(lián)網商業(yè)模式本質的集中體現。
在今天的互聯(lián)網上,所有的用戶都是以數據的形式存在,他們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行、所感所想,無不被變成一行行的數據,被互聯(lián)網公司通過各種方式采集、儲存、分析然后加以應用,進而變現成商業(yè)價值,并直接或間接地轉換為互聯(lián)網公司的收入。
運用用戶個人信息數據,互聯(lián)網公司可以用來提升企業(yè)內部的生產效率、運營效率以及產品和服務水平,當然也會通過用戶畫像,面向用戶進行個性化的營銷和管理,提升用戶轉化率水平和復購率。在抖音案、微信讀書案和亞馬遜CEO的自承中,都是通過這種模式來變現用戶數據。
對外則是可以將數據通過不同的包裝形式推向市場,提供給客戶或者合作伙伴,將其作為商品進行販售,直接構建商業(yè)模式。
2018年3月爆發(fā)的Facebook劍橋分析事件就是這種數據變現方式的典型代表:劍橋分析公司通過Facebook竊取了多達8700萬用戶的私人數據,該公司曾為特朗普的競選活動提供咨詢服務。雖然名義上叫“竊取”,但Facebook客觀上未能對用戶的這些數據進行應有的保護,并間接獲取了利益,事實上與將數據進行外部販售并牟利無異。
最終,Facebook與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就此達成了和解協(xié)議,和解金額為50億美金。
下一代網絡:核心是數據流動性定價
從廣義上來講,人類社會網絡連接運營商已經經歷了三代的發(fā)展:
第一代是電網,靠能量定價,因為它提供了能源。
第二代是網絡運營商,如中國移動,靠通訊定價,它提供了通訊連接服務。
第三代是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如阿里云,對計算、網絡和數據存儲進行了集中整合,靠計算定價,它提供了計算與存儲服務。
運營商發(fā)展到第三代,也就是當下這個時代,網絡巨頭依靠數據變現的商業(yè)模式和用戶信息數據隱私受到法律保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凸顯。這個問題則需要通過基于隱私計算+區(qū)塊鏈技術的第四代運營商來解決,其定價模式是基于數據的流動性來定價。第四代運營商應當且必須實現兩個目標:第一,企業(yè)使用數據得到每個用戶的許可;第二,使用數據獲得的收益應該與用戶分享。
其中,第一個目標主要依靠立法的方式來實現,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民法的通過和公布,以及基于民法的個人信息權益保護的相關判例的出現,已經為其初步奠立了基礎。
而第二個目標則將依賴隱私計算+區(qū)塊鏈這兩個新興技術,隱私計算將保證數據在應用的時候得以隱私保護,并為數據創(chuàng)建在合法合規(guī)途徑下的定價和流通模式。而區(qū)塊鏈則運用于數據交易的最終確認和清結算。PlatON想要實現的最終愿景,正是下一代的高性能、可擴容、支持隱私保護的去中心云計算服務網絡。
如此雙管齊下,互聯(lián)網產業(yè)才能在合法合規(guī)的要求下繼續(xù)得以發(fā)展興盛,而人類社會也才能夠大踏步地邁入全數字化時代,讓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水平再次獲得質的飛越。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