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裝備發(fā)展】高超攻防7:美授出兩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火箭助推器驗證合同

廖孟豪先生此前已為《空天防務觀察》提供38篇專欄文章,如下表:

序號

篇名

發(fā)表日期

1

美空軍高超聲速飛機發(fā)展進展與展望

2015年3月2日

2

美軍未來高超聲速導彈武器體系初露端倪

3月16日

3

美空軍SBIR/STTR計劃透露未來高超聲速飛機若干戰(zhàn)技指標

6月29日

4

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準備開展高超飛機全尺寸渦輪基組合發(fā)動機地面集成驗證

2016年4月20日

5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深度解讀DARPA高超聲速飛機及其動力發(fā)展構想

8月16日

6

印度是不是第四個完成超燃沖壓發(fā)動機帶飛點火試驗的國家?

9月19日

7

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選定洛馬公司研制戰(zhàn)術級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彈演示驗證彈

9月21日

8

英反作用發(fā)動機公司詳細披露“佩刀”空天發(fā)動機1/4縮比驗證機研制計劃

9月23日

9

洛馬再下一城——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選定洛馬公司研制戰(zhàn)術級高超聲速巡航導彈演示驗證彈

9月25日

10

美空軍正式公布基于“佩刀”空天發(fā)動機的水平起降兩級入軌飛行器概念方案

9月27日

11

“三步走”變“六步走”——美空軍高超聲速飛機發(fā)展路線預測

12月2日

12

洛馬還沒笑到最后,波音已經痛失好局——美軍高超聲速巡航導彈最新動向

12月5日

13

2016年度國外高超聲速飛行器發(fā)展動向綜述

2017年2月17日

14

美國家科學院:美軍應加速對等發(fā)展高超聲速武器以應對中、俄威脅

2月20日

15

顛覆性創(chuàng)新:英國新興企業(yè)推出馬赫數(shù)5級混合動力高超聲速飛機概念

2月27日

16

美國智庫發(fā)布報告,呼吁美軍將高超聲速武器納入“第三次抵消戰(zhàn)略”并加大加快預算投入

4月21日

17

美空軍裝備采辦部門啟動高超聲速ISR飛機基礎科研項目,為裝備采辦奠定基礎

4月26日

18

需求、技術、預算正在齊備,美軍高超聲速導彈將隨時轉入裝備采辦

7月21日

19

“只爭朝夕”——美空軍正式啟動空射型高超聲速導彈裝備采辦

7月23日

20

透視美軍新型常規(guī)戰(zhàn)略武器——美海軍潛射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

11月10日

21

一衣帶水處,破浪又乘風——日本計劃啟動高速助推滑翔導彈關鍵技術開發(fā)及驗證項目

11月29日

22

美國高超聲速飛機技術在研項目布局概況

2018年1月11日

23

美國波音公司公布高超聲速飛機計劃,開啟雙雄爭霸新局面

1月15日

24

2017年度國外高超聲速飛行器發(fā)展綜述

1月31日

25

美軍2019財年高超聲速科研預算暴漲63%,總額超過10億美元

3月6日

26

美軍高超聲速導彈科研布局發(fā)生重大調整,將迎來井噴式發(fā)展

3月8日

27

俄羅斯“匕首”空射高超聲速導彈綜述及研判

3月23日

28

俄羅斯“先鋒”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綜述及研判

4月12日

29

美空軍文件披露“高超聲速常規(guī)打擊武器”等項目更多信息

6月12日

30

高超攻防:美、俄著力發(fā)展和增強高超聲速作戰(zhàn)裝備與能力

7月18日

31

高超攻防2:波音展望高超運輸機;美軍空射高超助推滑翔導彈編號AGM-183A,助推器地面熱試車

8月15日

32

美空軍ARRW和HCSW高超聲速導彈項目最新動向

8月16日

33

美國企業(yè)公布高超聲速飛行試驗平臺概念方案及研制計劃

9月28日

34

高超攻防3:美國X-60A飛行研究機;美軍打擊武器的2020年和2028年節(jié)點;日本的進擊;諾格公司的防御構想

10月8日

35

高超攻防4:美國海陸空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披露更多重要細節(jié);DARPA順利推進高超聲速飛機TBCC發(fā)動機地面驗證;MDA授出21份高超聲速防御系統(tǒng)概念研究合同

10月24日

36

高超攻防5:DARPA在高超聲速攻防兩端同時發(fā)力,“作戰(zhàn)火力”項目和“滑翔破壞者”項目取得新動向

11月20日

37

高超攻防6:美海軍穩(wěn)步快速推進潛射型中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新型助推器技術驗證項目,俄媒連續(xù)披露高超聲速導彈研制進展

12月10日

38

高超攻防7:美授出兩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火箭助推器驗證合同,俄成功完成“先鋒”和“鋯石”試射(即本篇)

2019年1月2日

有興趣的讀者,可點擊相關文章的“篇名”閱讀原文。

(中國航空工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  廖孟豪)

本篇供稿: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                                              運  營:李沅栩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