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剩1個月,傳臺積電向美國遞交意見書
近日鉅亨網(wǎng)等多家媒體發(fā)布消息稱,為挽救被美國制裁的華為訂單,全球第一大晶圓制造企業(yè)臺積電計劃不晚于7月14日向美國提交意見書,申請為華為延長限制期限并為華為代工芯片。
近幾年華為一直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占比約為15~22%。
2020年5nm工藝芯片代工中,華為成為臺積電采用該工藝的2家客戶之一,足見臺積電對華為的重視。
自今年5月15日以來,美國加大了對華為的打壓力度,禁止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件在國外設計和制造其半導體,美工業(yè)安全局同時給予華為及其關聯(lián)公司90天臨時通用許可,將于2020年8月13日終止。
待到臨時許可失效,臺積電將無法再為華為生產(chǎn)芯片。此前臺積電為了給華為趕工期,不惜與高通、蘋果等其他客戶溝通為華為協(xié)調產(chǎn)能。
目前距離臨時許可最后期限僅剩一個月,臺積電嘗試向美國申請放寬限制期限,以爭取為華為制造更多芯片。
不過在OFweek維科網(wǎng)看來,與此前美國多次為華為延長臨時許可不同,此前主要涉及美國公司,事關美國利益;這次美國的目的就是要堵住華為一切生存機會,逼迫華為妥協(xié),而臺積電已然成為本輪制裁的重要籌碼。
從5月15日升級制裁舉措至今,新政令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華為被斷供芯片已成為其未來發(fā)展的第一大擔憂;顯然美國不會輕易放棄苦思冥想得來的“成果”;而臺積電也只是一廂情愿罷了。
雖然華為已展開去美國化,來自美國的元器件也越來越多地被排除在華為供應鏈之外;但這不等于美國公司都會遭受重大打擊。以高通為例,受華為手機競爭壓力,其芯片價格比較理性,但自華為被限制以來,部分市場將會被釋放出來,高通已借此將芯片價格上調100~200美元,成為美國制裁華為的獲益者。
從這一角度看,美國更不可能特赦華為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